260.(番外)故事的最後(1 / 2)

李惟喬和許知禮被李北宸夫婦倆教養得極好。

喬喬早慧,但不恃才傲物,為人熱情善良;知禮溫文爾雅,處事穩重,待人真誠。

姐弟倆自幼便知家裏條件不一般,貌似十分富足。但誰都不敢炫耀,因為父母不許。

在年少的時候,富足的生活條件給李惟喬帶來的虛榮心還是有一丟丟的。但隨著年齡漸長,在父母的教化和引導下,李惟喬慢慢發現這世界上有無數比財富更寶貴的東西。

例如,充沛的學識。

例如,至情至性的性情。

再例如,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

在李惟喬32歲那年許璟去了。那一年,她還不滿65歲。從此,李惟喬失去了她無比熱愛的母親。

事實上,父母年老以後身體一直都不太好,多是年輕時候對事業的過於拚搏而留下來的職業病。

而她的母親,半生操勞,後半生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獻給了她,弟弟,還有父親。

在母親走後,父親一次在跟李惟喬聊天的時候提起,她的母親是一個非常要強自尊的性格。她當年執著於獨立創業,可是後來,她還是放棄了她獨立的部分,留在了他身邊。至此半生,她再未離開過。她一直照顧著他的生活,幫助他開拓事業,至死不渝的陪伴,窮盡半生,她真的說到做到了。

一向話不多性格堅韌強勢的父親,在那一次跟她聊天的最後竟然哽咽了。

“你母親這輩子,始終把她能給的都給了我。如果沒有她,我可能,至今依然都是孤獨的一個人。”

對於這話,李惟喬有些理解不上去。最後,她隻看作這是父親對母親的思念。

在母親走後的這一年裏,李惟喬和許知禮都盡可能多的回家來陪伴父親。李惟喬這時格外細心地關注著父親的一舉一動。

經過觀察之後她發現,父親時而非常非常地孤獨,時而又……感到十分地滿足。這兩種狀態交替地呈現,讓她非常的不解和擔憂。她很怕父親得了某種心理上或者精神上的疾病。

但最後,擊倒他的……仍是身體上的問題。在母親去世後的那半年裏,父親的身體也漸漸每況愈下。

就在那一年的年末,李北宸也去了。他離開的那天,剛好是許璟出生時候的那一天……

父親安葬後,姐弟倆在父母墓前大哭了一場。

他們都不算高壽。

他們都是頂尖的專業人才,為社會進步做出過巨大貢獻。

他們給姐弟二人鑄造了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環境。讓他們不孤單,從小被愛,不流離失所,不為生活所迫。

對於父母的離去,姐弟倆非常非常的傷心難過,但是,他們卻不會一蹶不振。

父母已經教會了他們生存技能,引導他們形成了一個健全而強大的人格。他們樂觀,自信,積極,向上,心中有著對於未來明確的追求。

所以,盡管他們不在了,李惟喬和許知禮兩人依然有著足夠強大的能力去麵對未來。

彼時,李惟喬已經是國際上一名知名的油畫家。

而許知禮,已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外交官。

他們沒有繼承父業。但是,他們都在自己的領域中活得不賴還頗有建樹。

對於兒女,許璟和李北宸已沒有什麼不放心和虧欠的了。隻是,許璟先走一步,她在臨終之時,仍放心不下他,她最終帶了一絲絲遺憾和這個世界告別。

李北宸在這最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已經找不到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他確實想過想要結束掉生命。

可是,每當他回憶起跟她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時光時,他又感到滿足和戀戀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