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2 / 2)

要淡定!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得繼續苟下去。

“爸,其實花不了多少錢。”

夏景行掰著手指頭數了起來,“第一個,人員,我自己就會編程,不需要額外雇人。

等發展起來了,斯坦福大批社畜,不要工資都可以忽悠一大群。”

“什麼東西?舍廚?你把廚子忽悠來給你當員工。”

夏景行給自己掌嘴一記,下次一定長記性,少標新立異,要融入這個時代。

“就是學生的意思,任勞任怨,就像耕地的牲畜一樣。”

“你別這麼講,被同學聽見了,人家怎麼想?”

夏遠佯怒道,歎了口氣,決定教兒子一招,“沒有錢,但是我們可以談理想……”

夏景行:“……”

受教了,受教了,爸爸真的還是爸爸。

“除了人員,我接著說第二點辦公場地,宿舍初期就可以當辦公室。

規模做大以後,學校還有免費場地,甚至是資金支持。

第三點設備,我自己有電腦,同學也可以連人帶電腦忽悠過來。

第四點,就是服務器了,這個得花點錢。”

夏遠在電話那頭不住地點頭,對兒子的資源合理利用很是認同。

“那你怎麼做營銷和推廣呢?”

夏景行剛想要脫口而出“口碑營銷、用戶裂變”,但話到嘴邊,咽了下去。

改說道:“先主打北美市場吧,需要一些交通和交際費用,我需要拜訪各個城市的中國留學生組織,交好他們,並借助他們的力量拉來第一批用戶。”

“噢!”

夏遠在公家單位上班,深知人情往來的重要,心中很是認同。

“好吧,你說,一共需要多少錢吧?”

夏景行眼珠子一轉,這個數目不能太大了,過猶不及,要考慮家庭實際承受能力。

要太多,搞不好最終一分都沒有。

“5萬美元左右吧!”

為了增加分量,夏景行又特意補充道:“等拿到學校或者風投機構的融資,就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往裏麵砸錢了。”

這筆錢不是小數目,但夏遠也沒有顯得特別震驚,畢竟那是美國,物價不一樣,5萬美元在美國用,就跟國內使用5萬元人民幣差不多。

“這個我需要和你媽商量一下。”

夏遠又補充了一句,“這個錢,本來是準備給你留學的,要是虧了……”

“虧了我就自己打工養活自己,不再向你們要生活費。”

夏景行沒有打包票說一定能成功,那樣會嚇到老爸,還是不說為好。

“打工……”

夏遠麵色平靜,假設真虧了,讓兒子去打工,磨煉一下自身意誌,吃點苦,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畢竟他們這代人已經幸福多了,過去十幾二十多年的留學生,有幾個沒刷過盤子。

出於謹慎,夏遠又刺探性地問了幾個問題。兒子的答複,都讓他找不出破綻來。

而且言語之間,透露著一絲絲喜悅、激動、自信……

掛斷了電話,夏遠捂著額頭,開始籌劃,該怎麼才能說服老婆同意並支持兒子的創業項目。

他其實不看好兒子創業成功。

主要人太年輕了,沒經驗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另外,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兒子如果夠聰明的話,可以結交到很多人脈,或許將來派的上用場。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想給孩子的未來更多可能性。

為人父母,有能力給孩子最好的,就一定不會選擇次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