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後在廢太子這件事情上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實際上她正在心中盤算著廢太子後該做的事情,不容置疑,竇太後一直都在努力勸服劉啟將弟弟劉武冊封為儲君,古時倒是有“兄終弟及”這種皇位繼承方式,可是這種繼承方式在劉啟心中根本就站不穩腳跟,且不說他的皇子眾多,就是廢了皇長子,也還有最佳人選的劉徹小皇子。
當王姝以為高枕無憂時,其實她的危機正剛剛開始,這個竇太後與栗妃又大大的不同了,她怎麼說都是陛下的母親,於情於理都要禮讓三分,絕不能以對付栗妃那樣的方式對立太後,否則到時候反而弄巧成拙。
在第一次竇太後提出要立其弟劉武為儲君之時,因為竇嬰出麵所以阻止了太後的企圖,當即之下,劉啟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惹得竇太後悶悶不樂了很久,之後為了緩解與太後之間的感情,劉啟經常去長樂宮敬孝道,並且當著太後的麵將梁王劉武所在的梁國擴充了不小的領土,相較其他各國王爺,劉武的梁國不但土地遼闊,且十分富足,一點兒也不比長安差;經過這麼多的努力,竇太後的心思總算安靜下來,也漸漸地與劉啟笑顏以對。
哪知道,劉啟現在廢了太子,反而燃起了竇太後的鬥誌,其實她根本就沒死心,還是向著小兒子劉武;之前王姝也看得出梁王劉武根本沒有當皇帝的心思,可是時間一晃就是三年,這三年時間發生這麼多事情,人的思想多少也會發生本質的變化,所以現在沒有人能打包票地說,梁王劉武依然沒有做皇帝的心思。
王姝掂量之後,很清楚陛下是堅決不會同意立梁王為儲君,所以這一點她倒是不用太擔心,接下來是時候收拾栗妃了,這個被打入冷宮與兒子無緣見麵的女人,關在冷宮之中也不知道有何感想,其實沒有什麼想法倒還是好事,有了想法,就有了欲望,有了欲望就不安於現狀,栗妃是個聰明人,豈會安安分分地在冷宮等死?她還是盼著想著念著,畢竟她還有一個皇長子劉榮,這就是她最後僅剩的希望。
長公主進宮道賀,王姝盛情款待,她們雖然還沒有達到終極目標,然而事情已成定局,立後立太子那都是早晚的事兒了。
“立春時,還有些涼意,記得給栗妃娘娘送點禦寒的東西,棲台宮可不是好受的地兒呢。”王姝吩咐柳意時,長公主正巧聽到,她走上去不解地問:“王夫人,你怎麼在這個時候還惦記著栗妃?哼,她最好是凍死了,免得費時我們還時時刻刻提防著。”
“她就這樣凍死,豈不是太便宜了她?”王姝坐回自己的位置,煮茶淡笑地說:“我就是要保住她的命,隻有這樣,她才能看著我成為皇後,看著徹兒成為太子。”
長公主恍然笑道:“原來你是有這心思,哈哈哈,你啊你,真是想不到啊,想得這麼周全。”
王姝麵色鎮定地說:“我知道,栗妃絕不會安於現狀,一定會找機會通知外麵的臨江王。”
“可是劉榮不久後就要去自己的封地了,她還能有什麼機會?”長公主不屑地說:“一群烏合之眾,何以跟我們鬥。”
“可是魏其侯和周將軍一直都在遊說陛下。”王姝深吸一口氣,冷靜地說:“這個時候連太後也插上一腳,弄得陛下十分為難。”
“太後的心思我是了解的。”長公主蹙眉地說:“可是她也不想想,梁王弟弟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