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說這五方揭諦,畢竟是守護大力神,也有公事奔波,總不能一直盯著猴子啥也不幹。這寧願與猴子,每每掐準他們不在的時間,談天說地,飲酒作樂,好不快活。至於土地神祇,攝於孫大聖之威,哪裏敢管。
如此過了三百餘年,那五個大力守護神也不強硬的喂他鐵丸銅汁了,也不常常將送飯的寧願打一頓。寧願除了每日與大聖談天說地,便是修煉,不被打了,修為也上去了。
有時出去覓食,遇到了獨身的妖怪,便說了妖族聚居的地兒,讓他們去投奔。又寫了信與赤餘玄雲桐,義父義母,讓一並帶了去。又交代有了回信,托飛禽捎帶回來。
起初的時候,赤餘玄雲桐不見回信,寧願以為信未送到。直到義父義母回信了,他才知道,那二人怕是還在生自己的氣。他也不在意,回信義父義母,還單獨給他二人寫一封。後來漸漸都回了,赤餘除了問安,就說些修煉之事。玄雲桐則是狠狠地罵了他很久,後來才長篇大論的說些山中趣事。問他在何方,做些什麼?
寧願倒也說了,反正投奔去的妖都知道,也沒什麼不可說的。
這日,五位菩薩不在,寧願帶了自釀的小酒,正與大聖喝著。
多喝了幾杯,話自然就多了。
“好兄弟,俺老孫被壓在這幾百年,多承你看顧。想當年,俺老孫卻有不少好弟兄,卻無一人來看我。等有朝一日俺老孫出去了,一定要好好謝你。”
寧願搖搖頭道:“大聖說的什麼話,我來此,確實是為了大聖。然,卻不想大聖謝我。說起來,我與大聖早有淵源。”
悟空聽了,想了想,確實不記得與之有過何種糾葛,這才說道:“照你所說,怎地老孫卻不記得?”
寧願又喂了大聖一杯酒,這才回道:“大聖自然不記得,我第一次見大聖時,還是一隻巴掌大的玄鳥哩。尚未化形,大聖怎會記得。”
悟空點點頭道:“原來如此,那你所說淵源從何而來?”
寧願笑了笑道:“此事說來簡單,當年大聖大鬧蟠桃會,帶了蟠桃仙丹,我有幸得了顆仙丹。我本是由山中群鳥孵化而成,不可化形,也無法修煉。托了大聖的福,否則還不知有沒有今日。”
悟空想了想道:“聽你如此說,老孫記起來,從前我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就有一對玄鳥。卻不知,你與他們是何關係?”
寧願回道:“大聖所說,正是我父母。”
悟空垂了頭,有些鬱鬱的道:“哎!那二位,所說不是老孫所殺,卻也是因老孫而死。難得你不計前嫌,還留在此處照顧老孫。”
寧願見他自責,勸慰道:“大聖所言差矣,我要記恨也該記恨殺了他們之人,自然不會怪大聖。”
悟空聞得此言,不由得開懷大笑,連道了三聲好字,說道:“既然寧兄如此爽快,老孫就認了你這弟兄。隻是如今我被壓在此處,卻不能帶你遨遊三界逞威風。要不這樣,老孫便傳你一個地煞變化,如何?”
寧願一聽,本想著來報個恩,哪想有這般造化。忙起了身,往地上一跪,就要叩首喊師父。
悟空忙說道:“使不得使不得,你我二人兄弟相稱便是,哪裏要行這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