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迷離的愛 六(1 / 2)

酋崎正雄這話一出口,立即讓剛才熱絡的氣氛冷了下來。吉川麗奈抬頭瞅了一眼黃誌斌,又低下了頭。黃誌斌怔了一下,眼睛盯著酋崎正雄,心裏快速地琢磨著怎麼應對。而酋崎正雄也目光灼灼地盯著他,麵無表情。

黃誌斌想了一下,笑道:“酋崎先生中文很不錯啊。你猜對啦,我送畫是有所求。”

吉川麗奈抬頭瞅著黃誌斌,心裏很緊張,擔心這個青二才(日語,小毛孩)會說出什麼不尷不尬的話來。這話也讓酋崎正雄大感意外,他不由得向前傾了傾身,似乎想從對麵坐著的這位中國青年臉上看出什麼來。

隻聽黃誌斌又道:“吉川老師作為我們的日文外教,在我們這幫青年學生之中很有聲望的。她從不擺老師的架子,不僅教學我們日語,而且還教我們為人處世之道,在學習、生活上對我們很關心(可不,管吃管喝還送你晚禮服之類的東東)。做外一名國際友人,她給我們的感覺很親切,就像一位心地善良的鄰家姐姐,我們從心裏感激她、愛戴她。”

酋崎正雄隨口插話道:“那倒是,麗奈女士一向隨和大方,友善親朋。”

黃誌斌又道:“在和吉川老師平時交流中,我們知道她對中國文化頗感興趣。我父親又和大畫家蔡建交情莫逆,因此我就專門為吉川老師求了這幅畫。正好趕上她喬遷之喜,我就送她這幅畫道賀一下,表達一下自己對吉川老師的誠摯謝意。送她一般的東西感覺拿不出手。這就是我所求的,沒有什麼其他想法。”

這話在這麼短時間內就對答出來也真難為了黃誌斌,雖然不那麼可信,但也挑不出什麼毛病。這讓吉川麗奈懸著的一顆心又放歸原位,不覺麵露喜色。酋崎正雄雖有些心中狐疑,但也不能說出這番話有什麼不妥,就扭頭笑著對吉川麗奈說:“麗奈女士很有魅力啊,無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走到哪裏都廣受歡迎啊。”

吉川麗奈低頭向他致意一下,嘴裏謙遜道:“過獎啦,我哪有那麼大的魅力。”

這樣一下子將話說開,氣氛又熱絡了起來。三人聊了不一會兒,就將話題轉到近期日本首相竹下登訪華的熱點上來。

酋崎正雄意氣風發道:“此次竹下登首相訪華,承諾向中國提供第三批政府貸款,我們私下猜測不少於八千憶日元。中國軍委主席鄧小平26日會見首相時還說他是特意從北戴河趕回來歡迎首相的,看來埋在中日兩國頭上的陰霾又該驅散了吧。”

他說的陰霾是指1988年春天,日本內閣國土廳長官奧野誠亮發表了日本“不曾侵略中國”、“蘆溝橋事件是偶然的”等歪曲曆史的談話,中國政府對此提出了強烈抗議,要日本政府對奧野的言論作出明確的回答。

竹下首相卻對此事極力淡化,既不肯談他對侵略定義的見解,也不肯觸及天皇的戰爭罪責,意圖保全政治好友奧野誠亮,這引發了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日本政府對奧野的言論和行為不僅是錯誤的,將會直接損害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造成不良後果。

日本國民對政府不珍視日中友誼的言論也表示不滿,竹下首相自感無言以對。5月13日,國土廳長官奧野在國內外雙重輿論的壓力下向首相提出辭呈,竹下不得不同意奧野辭職。

黃誌斌看到酋崎正雄一臉得色,話中有話,加上他最初話中帶刺,已是心中大感不快。他語氣平靜的說:“我想貴國首相訪華也罷,貸款也罷,一定程度上會修補年初奧野誠亮那一番不負責任的話所帶來的消極效應。

但要想恢複到80年代初,中日兩國的友好狀態還需貴國付出更大的努力、表達出更大的誠意才行。不知酋崎先生怎麼看?”

酋崎正雄凜然道:“竹下首相親自訪華,又能為貴國帶來八千憶日元的政府貸款,足以表達日本政府的誠意,抵消奧野誠亮的不當言論帶來的消極影響。我覺得兩國應該看主流,不應該再糾結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破壞兩國的友好關係。”

黃誌斌一聽,心中暗罵:真是匹夫之見,日本政府真是沒眼光,派你這樣的缺乏政治頭腦的赳赳武夫來中國丟人現眼。

想到這,他也毫不客氣地說道:“如果奧野誠亮的不當言論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那麼竹下首相何必百忙之中親自訪華,又何必帶著那八千憶日元的巨款來惺惺作態,打個電話、發個電彙豈不省事?”

酋崎正雄一聽也火往上撞:“竹下首相親自訪華是表達對中日關係的重視,為貴國帶來八千憶日元的政府貸款是對中國經濟建設的支持。這番誠意放眼全球,除了日本以外還有那個國家對中國如此厚待?縱有一些過錯,也不能總是揪著不放,否則鄧先生不會特意從北戴河趕回來歡迎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