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誌斌剛走到圖書館的東側,就迎麵碰到急匆匆而來的吉川麗奈。
他四下觀瞧沒有旁人,一把拉住吉川麗奈就往樹後躲。這突然一下子把吉川麗奈嚇得險些叫出聲來,她定睛一看是黃誌斌,漲紅著臉問他:“你怎麼這麼神秘,把我嚇一跳。”
黃誌斌沒好氣地道:“吉川老師,你可是姍姍來遲啊,讓我這通好等。怎麼找這個地方見麵,有什麼要事相告啊?”
吉川麗奈聽出黃誌斌的不快,臉含愧疚地一連聲道歉:“對不起,是我不好,家裏來人絆住了我的手腳,讓你久等啦。”
“哦,你家裏來人啦,那你先陪家人吧,有事不急著現在說,改日也成啊。”黃誌斌還是不依不饒。
“哦,是這樣。我的堂妹昨天從日本來到北京,今天上午特地來看我。我上午給傳達室的老師傅留信時,還以為陪她一白天就可以了,沒想到她又拉著我去了大使館見我的嬸嬸。見麵後不讓走,非留我吃完晚飯才放行,所以來晚啦。原本想讓你去我家相見,但堂妹在有些不方便,去別處你我都不方便,所以我就想到在這裏見麵。怎麼,這裏也不行嗎?”
黃誌斌看到她走的雙頰緋紅,鬢角、額頭滲出顆顆汗珠,料也是所言非虛,心裏不禁有些歉然。他拉住吉川麗奈的雙手道:“對不起,老師,你沒有錯,是我…….我有些小心眼啦,請您原諒。”
吉川麗奈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說道:“今天約你相見,是為了你留學日本的事情。這是我從使館帶來的日本十所著名高校的介紹和招收留學生的簡章,還有“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提供的備選留學生報名表。這個表可不是隨便發放的,日本大使館文化司發放此表有針對性、目的性。隻有填了這張表,你才有資格作為國際留學生的備選人準備留學資格審查以致下一步的筆試、麵試。”
自1986年十二月的那次學*潮之後,國內從上層建築開始,由上至下,掀起一股反對自由化思潮的政治風暴,古明國作為那次學*潮的政治犧牲品下台。雖然他多年來致力於改革開放、平反昭雪,可謂居功至偉。為人廉潔清正、高風亮節,但仍不免“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結局。
天朝當局對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思想入侵十分警惕,從1987年開始嚴格控製留美、留日、留歐留學生的數量,每年官派留學生的人數較1986年以前縮減了6成。
而官派留學生中,幹部子弟占了較大比例,許多出生普通百姓家的品學兼優的學子因而失去了很多留洋深造的機會。
堂堂北大每年留日學生不過10人,而中央高層領導子女或其他官宦子弟卻占據了5~6個名額,這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為剩下的4~5個名額,大家幾乎掙得頭破血流。在民間,自費留學生已經湧現,但國家還是予以限製。
在1984年9月,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成立,旨在建立中日長期友好往來的關係。該委員會成立了經濟科技交流、青年文化交流等方麵的專門委員會。
1986年11月在北京建立了“中日青年交流中心”,該中心的一個主要活動就是由中日雙方共同出資(以日方出資為主),資助兩國互派學子留學,已達到增進感情、相互了解、麵向未來、共同進步等目的。
每年由該中心出資資助雙方互派留學生近百名,招收留學生條件十分嚴格、甚至苛刻,但不占據中國官派留日學生的名額。
日本人表麵一副有錢闊佬糊塗、大方的嘴臉,但暗地裏卻十分精明。倭國深知本國是一個資源貧乏、地域狹窄、人口眾多的島國,經濟發展和繁榮離不開近鄰中國的資源,因此很注重中國未來領導人的走向。
而天朝老子英雄兒好漢、前人栽樹後人涼、老子打天下兒子坐江山的狹隘封建思想比較嚴重,太子黨、官二代早已有之,並非近幾年才有這種現象。
因此倭國對症下藥,對由“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出資資助的中方留學生有所甄別,對天朝老革命的後代十分厚愛,想以此影響這些未來的中國高層接班人的政治走向。說白了就是提前培養中國高層的親日派,以達到控製中國資源的流向和延續日本的經濟繁榮之根本目的,其狼子之心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