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嬰回身拿過外套,穿在身上,這才下地穿鞋。因為要裝病,不敢快跑,慢吞吞走出去。
“這小人精兒,長這麼大了?”正好搬東西的兩個壯漢又進來一趟,見到玉嬰就笑道。
“玉嬰過來,別碰著你。”孟巧蓮忙招手。
“玉嬰!快來讓二舅媽抱!”
玉嬰一下就到了一個矮胖女人的懷裏。
這就是她的二舅媽,她和二舅舅還留在山溝裏,沒返城。
他們每年秋天都要送山貨過來。
山溝裏的生活富足,素有棒打麅子瓢舀魚之稱。
二舅最惦記的就是孟巧蓮這個妹妹,她家孩子多,生活困難,所以每年送到她家的東西也是最多的。
這也是一年中宋家最風光的時刻。
二舅媽是南方人,個子跟孟巧蓮差不多,矮墩墩的,扁鼻梁闊口,偏就生了極白的皮膚,白得發亮。
她性格也麻利,喜吃辣,也是辣性子。
孟巧蓮這個小姑子性格綿軟,跟她倒是互補了,所以處得也好。
“今年拿的太多了。”孟巧蓮見那二人卸了有小半車的貨,這才開著車去送下一家,連連道謝。
“今年下霜要早,所以早早給你送來了,有些還沒幹透,你抓緊曬出來。媽和你大嫂那倆個都不是幹活兒人,你弄好了再分給她們點也就行了。”二舅媽掂著玉嬰,邁著小碎步往院子裏去。
“這玉嬰媽可真是有福氣,婆家有婆婆疼,娘家有嫂子疼。”張嬸子大聲誇到。
“可不是,是玉嬰媽會做人!”馬上有人附和。
“我呸,什麼老鼠耗子都會做人了,一群閑出屁的人舔腚溝子,不就是圖著那點榛子嗎?啥都沒見過!”盧旺香又不安份了,隔著牆飛出一串罵。
這是因為孟巧蓮每年都會挨家送榛子,就當感謝鄰居一年來的照應。嚴家也不是沒吃過,隻是吃完嘴一抹就忘腦後了。
最近盧旺香的鋒芒被壓下去了,沒人理會她,各自散了,讓她一個人訕訕的。
“這一袋子蘑菇你挑個好日子讓孩子送房上,吹一天風也就透了。這個袋子別壓,裏麵全是嘟柿,吃不完就釀酒……”
“哎喲淑芬,你回來了不急著回家,先跑這兒幹嘛!”門口站著的是玉嬰姥姥和姥爺。
“媽,爸,你們怎麼來了?”孟巧蓮和二舅媽都嚇一跳。
“你還有臉問我怎麼來了?我還沒找你算賬,這好好的把我外孫女送學校去,咋還讓老師打了?”姥姥的聲音越來越大,這是憋著一口氣來的。
“媽,你怎麼知道的?”孟巧蓮想不到後果這麼嚴重,有點慌。
“你嫂子聽她同誌說的,她和你大哥一會下班也過來,我們到瞧瞧,是不是我們孟家沒人了,這都欺負到頭頂上了!”姥姥的大嗓門,招來一堆看熱鬧的,剛散的人又聚了回來。
這次盧旺香到乖,一聲沒吭。
“媽,你進屋說,進屋。”孟巧蓮想著馮老太太中午來道歉的事,就覺得這事不能再起刺兒了,用力拖著姥姥進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