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開球時,韓國隊的隊員們已經從懊惱消沉的狀態中緩和了過來,恢複了之前比賽中那副沉著自信的樣子,但他們的戰術卻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一改之前激進的傳控進攻態勢,韓國隊的整體進攻變得十分保守、甚至是消極。

除了兩名前鋒,韓國隊餘下的九名球員都沒有過中場線,隻是在己方半場漫無目的地傳球倒腳著。

看這意思,仿佛是出於對孟修遠剛剛展現出的恐怖進攻能力的畏懼,而選擇拖延時間,想要將目前這2:2的比分保持到比賽結束。

但國足一方無論是教練員還是球員們都多多少少感覺到這裏麵有些不對,沒有人相信,賽前如此大動幹戈、全力宣傳鼓噪的韓國隊,會多一人作戰具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選擇用這種消極的方式來獲得一場平局。

別的不說,如果這場比賽就這樣結束,韓國隊上下都無法對韓國球迷做出交代。

原本在賽前為他們呐喊助威的那些媒體,會立馬轉過頭來說他們是一群被孟修遠一個人嚇破了膽的廢物,會用驚濤駭浪般的攻勢將他們貶得一文不值。

所以這很可能這就是一個陷阱,目的想要吸引原本就少一人的國足球員放棄防守反擊,到韓國隊的半場進行前場逼搶。這樣的話,隻要一次成功的進攻,就能打穿國足空虛的後場防線。

不過這個陷阱,對除孟修遠以外的國足球員來說,並不具有多少吸引力。

如果比賽輸了,那麼他們每一個人都會再次被罵得狗血淋頭。有孟修遠這樣的超級巨星幾乎以一己之力獨進兩球救主,再輸了比賽,隻會是他們這群拖了後腿的人被罵得狗血噴頭。

相反,若是比賽的後幾十分鍾就這樣在韓國隊的拖延下結束,那賽後回國,這餘下幾十分鍾的保守防守,隻會被說是少一人作戰下的穩妥決策。在上半場被罰下一人的情況下能夠順利扳平,最終不輸強敵韓國隊,那麼即使是大多數風頭都在孟修遠一個人身上,餘下的球員除了被罰下的韓寧外甚至多少都會沾上一點光。

唯有孟修遠,不願接受這樣一場平局。

本來因為他之前一直沒有受到征召,華國隊在這次世預賽的出線形勢就十分不樂觀。若是這場比賽打平,那華國隊想要進入2010年南非世界杯正賽,就隻剩下所謂的“理論可能”了。

孟修遠不願將希望寄托在別的隊“誰贏了誰、誰輸給誰、誰和誰打平”華國隊才保留出線機會這樣不可控的小概率事件。

為了完成那個如夢魘般的0/1。這場比賽,他一定要贏。

因而,場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

除了孟修遠一人外,場上紅藍兩色球衣仿佛被一道無形的線劃分開來,涇渭分明。

本該乘勝追擊的國足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前場逼搶,反倒隻有孟修遠一個人真正深入韓國隊半場,幹擾韓國隊的後場倒腳。餘下的人重心還是放在己方半場的防守上,所謂上搶也隻是簡單做做樣子而已。

場上二十一個人,隻有孟修遠在賣命地奔跑。

可惜的是,不同於進攻時還偶爾會出現的單騎闖關、連過數人進球,在進行前場逼搶的時候,一個人所能帶來的效果實在是有限。

哪怕孟修遠跑得再快、力量再強、對傳球的路線判斷得再精準,麵對韓國隊在己方後半場的中長距離轉移傳球,還是沒有什麼辦法,他總不能飛到天上把球勾下來。

不過,孟修遠積極的逼搶也並非一點也沒起到效果,至少給韓國隊球員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

這也就是他們選擇更多的進行橫向中遠距離轉移球的原因,如果是進行小範圍的短傳配合的話,但凡那個球員出現一個失誤、被孟修遠在前場斷球,那可能比分就會被再次改寫了。

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仿佛被遛狗一樣牽著滿場跑的孟修遠依然沒有放棄,鍥而不舍地一次次衝刺,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再衝刺。國足餘下球員臉上多少有些掛不住了。

作為國家隊球員,至少是明麵上華國最會踢球的十幾個人之一,即使是這些年球迷和媒體的罵聲對他們來說已經十分熟悉,即使是太多世俗瑣事包纏住了他們曾經地那顆熱血足球心,但也並非全然麻木。

孟修遠那對比賽勝利肉眼可見的渴望,多多少少地感染到了他們。

更關鍵的是,場下的陳教練心中也有對勝利的渴望。

上半場接連變故,國足陷入絕境的時候他也一度絕望,他以為這場比賽輸定了,或許他國足主教練的身份或許都會到此為止。能想到的最好的結果,也隻是靠著孟修遠的犀利反擊能夠扳平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