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2 / 2)

“巴倫爵士,我隻是算一下什麼路線合適。”艾倫威爾遜輕笑著回答,其實這隻是他一個私心而已,就是想要見識一下恒河的真實景觀,是不是像是後世那樣不可入目,裏麵有沒有什麼各種汙染物,以及屍體。

這也是為了大英帝國著想,雖然在英屬印度的獨立過程當中,英國本土的輿論他並不知道,可按照常理來,明麵上還是世界三巨頭的英國,對放任印度獨立肯定是有輿論反彈的。

如果消弭這種輿論反彈,艾倫倒是有一個不是很上台麵的招數,他就想起來後世赫赫有名的恒河浮屍,那一套照片絕不僅僅是在中國出名,而是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

如果以文化攻擊的角度來看,恒河浮屍的一套照片,幾乎把整個印度人的尊嚴都踩在腳下,在連同恒河在印度教的重要地位,幾乎給印度這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負麵影響。

連同幾年後發酵的印度強奸,以及廁所話題,把整個印度釘在了恥辱柱上。

這樣在英屬印度失去控製之後,艾倫威爾遜就可以用收集起來的信息,讓英國本土的輿論更加能夠接受一些,打贏這一場輿論戰。

隻要表明不是大英不給力,而是印度爛泥扶不上牆,英國實在不能繼續在那個糞坑浪費時間了,就給英國本土的人一個心理安慰,從道德層麵上對印度獨立不在難以接受。

可惜直到艾倫威爾遜出發,仍然沒有在恒河上遊找到自己想要的景象,好在還有兩年的時間,艾倫倒並不是特別的著急。

離開新德裏坐上火車的艾倫威爾遜,算是正式的開啟了自己的公務員生涯,還沒有到海得拉巴,就已經將當地的君主米爾·奧斯曼·阿裏汗資料記在心裏。

阿裏汗身材瘦,體格幹癟,無論怎麼看也不像富翁,他的“勤儉節約”也是遠近聞名。他一生中隻戴過一頂非斯帽,平時穿的也都是破爛不堪的寬鬆褲。

每次吃飯,他都將盤子舔得幹幹淨淨。他的臥室簡直就不能夠稱之為臥室,到處是廢紙簍,中間鋪著一塊草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對自己如此吝嗇的人,卻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首富。

有些人雖然富可敵國,表現出來卻沒有多愛財富。艾倫威爾遜並不是在內涵誰,不愛錢可以喜歡別的東西,從阿裏汗後來的經曆他就知道,這個海得拉巴的君主,其實很明白所有的財富都是建立在權利之上,想方設法的讓海得拉巴處在獨立地位。

隻是最終還是敵不過國大黨的領袖尼赫魯,獨立企圖最終被粉碎,歸根究底,米爾·奧斯曼·阿裏汗是一個和平教徒,如果他的土邦和克什米爾互換的話,結局會好很多。

在到達海得拉巴之前,還沒有離開北印度的時候,在一處火車站,艾倫威爾遜一行人不得不停留了一,打聽之後才知道,是當地的和平教徒和印度教徒正在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