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北非戰場前來的英國遠征軍,和本地英軍之間的關係,是蒙巴頓目前最為操心的事情,比保護女兒更加的令人費神。
預計中的曼德勒會戰,英印軍團的對手是日本緬甸方麵軍的主力,日軍第十五軍。後勤補給和調配,已經得到了英屬印度上下的支持,現在正是雪恥的時刻。
就在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中,不辭勞苦的海得拉巴專員,離開了新德裏,幾日之後已經到達了海得拉巴城,鼻腔又被印度熟悉味道填滿,看到遍地的賤民、苦行僧、艾倫威爾遜非常欣慰,幸福不就是對比出來的麼?
先和自己的助手們,談及了一下新德裏會議的精神,隨後就是詢問最近海得拉巴的局勢是否平穩,“出現了一起騷亂,阿裏汗的軍隊已經把他們鎮壓了,死了不到一千人。”
“那倒是也不多,不用想肯定是也印度教徒的抗議。”艾倫威爾遜了然的點點頭問道,“原因是什麼?”
倒不是艾倫威爾遜特別的無情,隻是這本身就是英屬印度的日常,已經日常到了不太值得注意的地步,這麼大的地方,哪不死個幾百上千人,多麼平常的一件事。
“好像是國大黨在海得拉巴建立的基層組織,在一個什麼節,引起了土邦軍隊的不滿,雙方已經起了衝突。”愛麗絲順著安迪的話報告道,“我們已經報告給新德裏了。”
“新德裏忙著反攻緬甸呢,不要為忙碌的總督府添麻煩。本身也不是什麼大事!我們的工作是要和阿裏汗建立和睦的關係。”艾倫威爾遜皺著眉慢吞吞的道,“遊行械鬥什麼的,都是印度人自己的事情,和我們無關。”
話是這麼,不過國大黨在海得拉巴建立了基層機構,這倒是值得注意的事情。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就叫紮根基層。沒想到國大黨在這個年代,還挺有實力的。遠不是後世爛泥扶不上牆的樣子。
對於尼赫魯他從來都不會低估,比後世隻會煽動民族,利用印度教民族主義喊口號的老仙是厲害多了,“去查一查國大黨在南印度各城的發展情況,在這些土邦的地方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印度人對國大黨怎麼看?”
吩咐助手辦事,艾倫威爾遜就直接上門,找阿裏汗談談了,對尊貴的大君碰到刁民造反給與安慰,“其實民眾就是這樣不理智的,仔細想想,整個海得拉巴的鐵路、學校都是您建立的,他們卻絲毫不感恩,反而總是想要貪婪的索取更多。”
一話就暴露了自己的屁股問題,艾倫威爾遜自從到了這個時代開始,很快就融入到了殖民者的角色當中,把人人平等的屁話拋到九霄雲外。用實際行動證明著,我們不是討厭殖民者,討厭的是殖民者不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