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英國前來見證受降儀式的媒體人來說,他們暫時還不會離開柏林,現在誰都知道在下個月將舉行四國聯合閱兵式,這又是一個大新聞,柏林是有理由常駐的。
雖然四國明麵上是同盟國,但是和蘇聯紅軍相比,美英法還是大體站在一個立場,在柏林建立有效的輿論引導,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然這些已經被各大報刊派來的駐柏林記者,甚至艾倫威爾遜本人都知道。輿論引導已經有些晚了,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的精幹力量,已經把蘇占區掘地三尺,搜刮在內務部掛上名字的德國軍工科學家。
這一切甚至把還沒有反應過來的美國人蒙在鼓裏,不知道自己的暗中行動,已經被蘇聯內務部盡收眼底,密切注視著一舉一動。
倫敦街頭,關於德國正式投降的報道,讓已經對戰爭有些厭煩的倫敦市民充滿熱情,大英帝國終於還是贏得了這一次世界大戰,把老對手德國人踩在了腳下。
對戰勝宿敵的慶祝當中,倫敦政府也放鬆了管製,幾乎在瞬間,倫敦就在戰時狀態當中解除了,在這種歡慶的氣氛當中,菲爾比身著便裝,來到了自己的朋友家中。
“哦,菲爾比,外麵現在很熱鬧吧?”唐納德·麥克林對此一點也不意外,說話間伊·弗朗西斯·伯吉斯從裏屋走了出來,衝著菲爾比點頭。
“哦,慶祝德國人投降,對於大部分來說,算是一件值得釋懷的事情。”菲爾比哼笑一聲,隨即把手中的文件扔在桌子上。
“這是什麼東西!”伯吉斯皺著眉頭,看向桌子上的文件袋。
“我也是剛剛接到的,柏林發往外交部的文件。”菲爾比聳聳肩衝著唐納德道,“其實就算是我不拿過來,你應該馬上也會看到,按照流程明天在我們檢查完畢之後,就要送到外交部了。”
唐納德·麥克林,一九一五年出生。曾任英國駐法國、美國、埃及等國的外交官員。麥克林的父親是出生於英格蘭的蘇格蘭人,一位自由黨派的政治家,曾擔任過教育委員會主席。
二十歲的時候,麥克林第一次踏入了外交部的大門,從那時起,他也就成為劍橋五傑中打入英國政權核心的第一位人物。
“是柏林發回來的書麵報告吧?讓我看看!”唐納德·麥克林聽到菲爾比這麼說,立刻來了興致,翻閱起來,很快便全情投入在其中。
“怎麼了,我看看!”伯吉斯一眼就看到了艾倫威爾遜的名字,用奇怪的目光看了菲爾比一眼,“是我們大英帝國公務員的象征?不過,菲爾比,你好像很關注他。”
艾倫威爾遜要知道,自己給巴黎街頭的法國女人錢,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沒準會考慮在適當的時候辭去身上的公職,加入保守黨或者工黨,進行選舉活動,沒準會成為大英帝國的首相。
“就他現在的知名度,想不被注意也難啊。而且他的年齡這麼小,就得到了蒙巴頓將軍的照顧,在英屬印度就做海得拉巴專員,回來直接就去德國撈資曆,我怎麼可能不注意他。”菲爾比表示這可不怪自己,隨後話鋒一轉道,“你們都是有外交部的工作經驗,好好看看上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