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2 / 2)

“根據我們的認識,德國在戰前尤其是南美洲有著大量的投資,這些投資的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艾倫威爾遜轉著筆回答道,“先不提我們會怎麼想,美國人可一直把南美洲視為是美國的自留地,會讓蘇聯對德國的國外投資下手麼?”

一戰二戰,德國資本都瘋狂湧入阿根廷,外資在阿根廷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阿根廷經濟有一半是靠外資撐起來的。一戰前阿根廷約有一半的資金儲備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美國自然是對當時的歐洲資本,尤其是德國資本充滿了警惕,美國和德國在二戰之前,圍繞著南美洲的爭奪,根本不是一件新鮮事。

現在德國已經戰敗,美國人怎麼會允許一個比德國還難對付的蘇聯,接收德國在外的海外投資?

“如果美國人反對蘇聯接收一部分德國的國外投資,當然可能也不會全部反對,而是反對接收美洲範圍內的投資。那麼應該會在局限於德國國內的賠償作為讓步。”艾福爾帶入美國人的角度,一邊想一邊道,“可以預見,美國以美英法占領區的部分份額工業品賠償,應該是可以想象的事情。”

周圍的外交官聞言都認可的點點頭,不過這也沒什麼,比起蘇聯接收德國的海外投資,這是可以接受的,美國人為了自家後院的安全,防備蘇聯影響借機出現在美洲。

英國也沒有什麼可損失的,現在又不是一戰之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在美洲的投資就已經縮水,地位早已經被美國投資所代替。

既然沒有可損失的,當然可以站在美國一邊,送給美國人一個順水人情,但是也要保證不能白送。

“目前來看首相和外交大臣的主張已經確定了,但是蒙哥馬利元帥目前和蘇聯人關係不錯。我們如何處理占領區的問題,還是對蘇聯采取進攻威逼姿態,似乎雙方並不是一個態度。”艾倫威爾遜有些撓頭,“實話,馬上就要大選了,很多事情都擠在一起,工作還真是艱巨。”

“其實我們都能看出來,蒙哥馬利元帥對英占區的德國公民以穩定為主。現在德國境內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食問題,柏林這邊的情況並不明顯。西部廣大的德國領土上,糧食問題很重要。”艾福爾有些為難的道,“總不能從國內運糧過來,這會影響國內的重建。”

會議室一陣沉默,艾倫威爾遜則在沒令人察覺的情況下眉毛一挑,這好像是一個機會,開口道,“我們本土是一個島嶼,本身就不以農業為強,但是印度是一個有種植傳統的地方,如果非要運糧的話,我建議在印度想想辦法。”

“艾倫的沒錯,國內也受到了戰爭的波及。”亞曆山大·卡多根一聽,對艾倫威爾遜讓印度人先死的辦法十分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