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艾倫威爾遜相信,人力成本已經幾乎跌到幾乎為零的德國工人,和本身就是大英帝國殖民地的英屬印度,可以幫助英國本土快速擺脫蕭條。
事實上在戰後的兩年年當中,美國人也認為不需要對歐洲進行援助,英法有龐大的殖民地幫助其恢複,至少有兩年的空窗期,讓英國依靠自己本身的力量,來決定未來。
美國人的錢好拿不好還,一旦拿了燙手的美元,不定未來會出現巨大的後遺症。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德國英占區到底能不能成為英國工業的補充,部分彌補英國本土已經受損的工業,提供額外動力帶動殖民地完成循環。
艾倫威爾遜要是喬治六世,不定直接一拍腦袋,直接宣布德國英占區直接並入英國。反正英占區也和當初部分英國王室領地重合。
他一個海得拉巴專員,到了歐洲之後幾乎腳不沾地,不斷的穿梭在歐洲各地。解救法國婦女,勸南斯拉夫難民,恢複英占區秩序,甚至準備波茨坦會議。
艾倫威爾遜趕回柏林的路途中,莫斯科方麵還在研究著莫斯科、柏林同時舉行勝利大閱兵,而遙遠的南亞次大陸,新德裏英屬印度總督府,巴倫爵士將十七個直轄省行政長官和各大土邦的專員叫過來宣布道,“目前本土因為英占區的經營,導致開支劇增,需要英屬印度為整個大英帝國做出貢獻。”
“在德國投降之後,在美英蘇三國的合作之下,日本的投降已經為期不遠。對東南亞戰爭的支持可以略微減少,現在集中精力把對歐洲的支援做好。本年度英屬印度的稅收還要提高一些,各位紳士,看你們的表現了,善於利用你們的人脈,不論是穆盟還是國大黨,還是各地的土邦大君,我們要和氣相對,並且保證,困難都是暫時的。”
“巴倫爵士,其實以現在的情況來,英屬印度的負擔很大。但是緬甸全境幾乎已經收複,我們可以從緬甸身上想想辦法。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緬甸氣候良好,而且人均資源沒有印度這邊這麼緊張,對本土的支持這件事,多一個地方多一分力量。”
孟加拉高官伯克慢調細理的開口,巴倫爵士點頭認可了這個建議,“不是有印度國民軍的俘虜麼,暫時先讓他們的背叛行為付出代價,免費的勞動力為什麼不用?交給緬甸本地人看管,我相信他們會幹勁十足的。”
“哈裏!”隨後點名了旁遮普省行政長官,巴倫爵士麵無表情的道,“旁遮普是英屬印度的糧倉,少有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你作為旁遮普的行政長官,要在這件事上多費心了。”
“爵士,旁遮普省的宗教環境十分複雜。”旁遮普省的行政長官哈裏苦笑道,“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
“對於宗教情況複雜的地方,我們從來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則做事,拉攏少數派製衡多數派,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處理辦法。和平教徒在整個英屬印度是一個少數派,但在旁遮普省則占據絕對多數,旁遮普省的氣候又讓那裏少有受到氣影響的時候,現在糧食問題對歐洲又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