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覺得無非就是英美之間的盟友關係,隨便聊兩一點官方文章就算了。然而回去之後,正準備打點行裝回到柏林。
外交部秘書亞曆山大卡多根卻出現,對艾倫威爾遜了這麼一段話,“美國人想要讓英國找一個地方安置那些南斯拉夫人。”
“美國人怎麼不自己安置?”艾倫威爾遜怒不可遏,拳拳愛國之心忍不住爆發出來,這是美國人的問題,為什麼要把這個問題讓英國解決。
雖然最早這個問題是因艾倫威爾遜而起,可誰知道?不對,難道美國人發現了蛛絲馬跡?索性亞曆山大卡多根的話打消了他的疑慮,“不錯,這是美國人對大英帝國的羞辱。美國人沒有任何一點理由這麼做,可他們就是這麼做了。艾德禮首相非常的生氣!”
實際上艾德禮首相確實非常生氣,但不是因為南斯拉夫難民這種問題,南斯拉夫難民隻是杜魯門和艾德禮聊時候順帶了一嘴。
隻是因為一國元首了這麼一句話,艾德禮首相才讓愛德華·布裏奇斯去安排。真正讓艾德禮首相生氣另有原因。
“溫斯頓,這就是你口中有著特殊關係的盟友。”艾德禮首相看著丘吉爾鬥牛犬一般的臉,冷嘲熱諷道,“我是真的沒有想到,一直警惕的蘇聯還沒有發難,第一個被刺來自於你口中的親密盟友,美國人背信棄義,不知道溫斯頓你有什麼看法?”
艾德禮首相是有理由憤怒的,因為他在和杜魯門總統的談話當中,提及了美國應該分享核彈的資料,卻被杜魯門拒絕了。
要知道英國本身是有研究核彈計劃的,當時艾德禮還是英國的副首相,對合金管計劃有所了解,早在德國閃擊波蘭的時候,英法對德宣戰後,英國開始秘密研製對付**的新式武器。
英國科學家早就發現,通過濃縮然鈾,可以製造威力巨大的核彈。
一九三九年年底,在利物浦秘密成立了研究組,開始研究核彈製造的可行性問題,這就是代號合金管的絕密計劃。
時間一過去,原子彈的研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一個中子隻有處於核的有效目標範圍內,才能被抓住。
這個時候,英國的研究已經處在世界領先地位。而與此同時,也在秘密研製核彈的美國還在對原子反應堆的理論進行摸索,對於核爆炸裝置的概念還很模糊。
不久後,英國開始為製造核彈作準備。應該,這個時候的英國隻要繼續努力,是有能力很快研製出核彈的。
隻是隨著戰爭範圍擴大,特別是法國淪陷之後,英國本土已經不再安全。
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很快與美國總統羅斯福進行了會晤。經過仔細協商,雙方簽訂《魁北克協定》:英國核科學家為躲避德軍轟炸機的空襲,將去美國和美國科學家一起研製原子彈,英國合金管計劃並入美國曼哈頓計劃,兩國原子彈研製項目實現整合並且由美國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