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1 / 2)

有些國家就是怎麼努力,上限也就是那樣,不算蘇丹境內的話,埃及就非常符合這一點,埃及有什麼?除了證明祖上闊過,可以引來遊客的金字塔之外,真的是什麼都沒有。

全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都住在尼羅河兩岸,同樣百分之九十七的土地都是沙漠,

其他中東和北非國家,或多或少都有油氣資源,埃及沒有。

所以在鄰國卡大佐暴斃之後,埃及為了利比亞的油氣和土耳其大打出手,幾乎再現奧斯曼蘇丹和阿裏帕夏的終極對決。

不搶不行,埃及和土耳其都深陷經濟倒退當中,埃及比土耳其的情況更糟,已經退無可退,根本原因就是人口壓力鬧的。

後世已經人口爆炸的埃及,對鄰國任何在尼羅河上麵的輕舉妄動。都報以激烈的反應。那就是在動一億埃及人的身家性命。

埃及倒不是沒有想要遏製過人口增長,埃及其實是有生育控製的,宣傳力度很強,獎勵和懲戒都很明確,可因為人口基數已經破了警戒線,什麼措施都已經晚了。

埃及在出口國內可以出口的一切東西進口糧食,為此不惜犧牲除糧食以外的一切,包括工業積累、投資、生活改善等等一切。換句話,就是把家裏的冰箱彩電乃至你現在的工作都賣了換飯吃。顯然這種模式隻能維持得了一時。

考慮到埃及隻有遍地黃沙,潛力已經被榨幹,隻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埃及就完了。

一九四五年的埃及當然沒有過億的人口,但賬麵人口已經逼近兩千萬。多少人口都一樣,這個年代的埃及人口分布和過去未來都沒有不同。

艾倫威爾遜在報告當中設想了幾種情況,一旦埃及反抗並且最終走向獨立。蘇伊士運河的歸屬問題如何解決。

第一種辦法是仿照目前和蘇聯明確的黑海入海口問題,把蘇伊士運河當成國際水道,采取不設防態度,交給國際社會進行托管。

但這種方案出現幾率的可憐,英國和法國不會選擇,還可能會引來莫斯科的窺視。

第二種辦法就是捏住埃及的上遊,提出在蘇丹和埃塞俄比亞境內建立水壩,捏住埃及人的喉嚨,就算是最終埃及要把蘇伊士運河拿走,也要給英國超然的地位。

最後的辦法就是戰爭了,艾倫威爾遜在報告當中,提及了一旦因為蘇伊士運河爆發戰爭,蘇聯一定會釋放外交壓力,美國也是絕對靠不住的。唯一指望的隻有法國!

隻有法國因為殖民地的共同利益,可能和英國並肩作戰,但是美國和蘇聯如果采取共同立場,就算是英法抱團也難以改變結果。

“外交大臣讓外交部做殖民地價值評估,大多數的評估都是官方文章。艾倫可倒好,真的從頭到尾把各個殖民地盤點了一圈,還拿出來了各種備案。”愛德華·布裏奇斯放下報告,看著眼前的外交部人事主任喬治米爾頓道,“喬治,感覺怎麼樣。”

喬治米爾頓仿佛不再是在外交部執掌生殺大權的人事主任,恭敬帶有拘謹的神色道,“愛德華爵士,分析的非常深入,就算是我也挑不出來毛病。”

我很懷疑你的話!愛德華·布裏奇斯不動聲色的道,“我們可以從這個英屬印度公務員的傑出代表,回到歐洲之後的言行上來判斷。”

傑出代表?這就傑出代表了?喬治米爾頓心中腹誹,“愛德華爵士的沒錯,我一直在考慮艾倫的工作問題,在什麼崗位上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

“他的工作崗位已經訂好了,而且十分的鍛煉人。”愛德華·布裏奇斯微微額首道,“其實這一份報告上麵核心問題,是守點還是守麵的問題,大多數的報告當中都是守麵,這一份報告比較少見的,要守點。可以你們外交部的大部分報告觀點都不一樣!”

“我無意對外交部的工作批評,考慮的角度不同,得出來的結果自然也不同。”愛德華·布裏奇斯靠在椅子上十指交叉,平視著喬治米爾頓道,“不過我希望下次在提交報告的時候,不要把誰都看不懂的官麵文章送到我這裏,那是送給外交大臣的。”

喬治米爾頓在外交部人事上有生殺大權,愛德華·布裏奇斯則對全體大英帝國公務員有生殺大權,這一輪的交鋒結果十分明顯。

喬治米爾頓戰戰兢兢的離開了內閣秘書辦公室,愛德華·布裏奇斯則把殖民地價值評估報告塞進了自己的公文包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