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2 / 2)

計劃中充滿了專業性的評估,和帶有鼓動性的未來展望。

要是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布局、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係和社會事業等作出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宏觀經濟和社會管理工具。

當中還有彌合宗教分裂,以及平衡各地發展的段落,說句實話,單獨從書麵上來說,擺在國大黨人麵前的這一份大建計劃,甚至比一九二八年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還要完整。

甚至可以這麼說,艾倫威爾遜是在刻意模仿蘇聯的五年計劃,這麼做的原因,自然是他知道尼赫魯本人,曾經去過蘇聯,並且對當時蘇聯一日千裏的發展印象深刻。

這可以從印度獨立之後,尼赫魯同樣在印度實行五年計劃發展經濟的曆史中看出來。

這個國大黨的領袖確實不忘初心,在許可的範圍之內,盡量把印度往強國方麵帶領。

單從這一點,國大黨就比炮黨,去過蘇聯的尼赫魯就比同樣去過蘇聯的常公,強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既然知道尼赫魯有蘇聯情結,這一份計劃自然是照著蘇聯五年計劃照本宣科。用來勾引尼赫魯認可的。

目前來看,看著尼赫魯認真的看著計劃書的表情,看起來是應該已經被觸動了。

出現這種觸動,同樣也不令人意外,隻要計劃得以執行,英屬印度確實會出現一些改觀的。不過前提都是建立在英屬印度還存在的基礎上。

蘇聯的工業分布強大麼?如果從對抗的角度上來說,蘇聯帶著一群東歐小國,和一水的帝國主義列強對抗,蘇聯的工業體係當然是強大的,這一點誰都不會否認。

但蘇聯崩盤之後的結果表明,再強大的工業體係,一旦麵臨國家崩潰同樣也沒用。

光是大建計劃的草案,就已經很激動人心了,艾倫威爾遜靜等著國大黨代表把大概方案看完,表現出來了極大的耐心。

“真是奇怪,過去一百多年,英國人似乎從來沒有這麼有誠意過。”看完草案的尼赫魯不動聲色開口道,“現在卻突然善解人意了,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過去一百多年,大英帝國也沒有同時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了兩次世界大戰。不過麼?”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傲慢的表情又出現在了臉上,“最終的結果都是我們贏了。”

“實話實說,目前大英帝國需要的是迅速的擺脫戰時狀態,以無可匹敵的姿態,向全世界證明,哪怕是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大英帝國仍然是不可戰勝的國家。”

尼赫魯麵露異色,顯然對這個年輕的英國代表不以為然,不過對於這個人的說法,他認為至少從某一部分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戰前的大英帝國是全世界的領導者,而現在的大英帝國則隻是世界的領導者之一。

當然此時的尼赫魯還沒有獨立後,得意忘形的想法。卻也認為英國人已經今不如昔,隻要國大黨堅持獨立的主張,就能夠擺脫英國人的殖民統治。

這個想法換成任何一個英國人,可能都沒有問題,可恰恰坐在尼赫魯對麵是艾倫威爾遜,他不但隻對付印度,甚至連對付其他國家的備案也有。

不結盟國家領頭的就這麼幾個,印度、印尼、南斯拉夫和埃及。

南斯拉夫已經被一番操作踢到了蘇聯人的懷抱當中,別指望還能出現在不結盟的舞台上了,沒準以後會議華約打手的麵目出現。

剩下三個都是英國夠得到的地方,印尼的雅加達剛剛挨完炮擊,埃及短時間內還不算威脅,現在隻要把印度帶溝裏,十年內看誰還能組織不結盟運動。

“看起來還不錯,不過印度作為一個古老的文明,是不可能以殖民地方式存在的。”尼赫魯雖然已經心動,卻不漏口風的道,“如果一切利益都歸英國所有,再多的建設也無濟於事。”

“尼赫魯先生,我對國大黨的反英立場感到非常擔憂。”艾倫威爾遜眼皮一番,幽幽地道,“相信雙方都不願意錢德拉·鮑斯的事情重演,太可惜了,如果不是走錯了路,飛機怎麼會掉下來呢?對不對?”

印度國民軍的領導人錢德拉·鮑斯,已經因為飛機失事摔死了。錢德拉·鮑斯的死亡傳來,不少國大黨人都懷疑是遭到了暗殺,不過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