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印度的問題是現在大英帝國最大的問題。
就如同內閣想方設法要找一個合適的人選,總督府也沒有閑著,在送別了韋維爾總督之後,人民公仆仍然在有條不紊的辦事。
在蒙巴頓將軍一家趕往倫敦的同時,艾倫威爾遜還在操心安排國大黨和穆盟的行程,前往倫敦的行程,這件事本來倒不是一定會辦,隻是用這個借口吊著國大黨和穆盟的胃口。
一來一回不又是需要時間麼?當然如果倫敦方麵不同意這個方案也沒關係,總督府會掐算好走程序的時間,壓線告知國大黨和穆盟這個遺憾的消息。
所有事情都分正反兩麵,就比如同樣一件事,比如糧食,總督府可以雇傭一個人去收糧,同時在雇傭一個人銷毀糧食,這樣一件事就可以創造兩個就業崗位,何樂而不為。
“巴倫爵士,我個人認為,最好還是讓國大黨和穆盟的代表團倫敦之行成行。到了今我們必須要,旱災的征兆已經非常明顯了。我們還是用老辦法轉移矛盾,但似乎已經不是我們能夠轉移的了。如果饑荒範圍很大,最好是能夠得到倫敦方麵的幫助。”
本來隻是抱著無所謂態度的艾倫威爾遜,隨著日子一一的過去,已經從各省的彙報當中得知,今年的英屬印度的農業情況不容樂觀。
“竟然連續兩年出現了旱災!”巴倫爵士也滿臉驚訝,鄭重的詢問道,“棉花作物不會受到影響吧。”
“絕對不會,簡直漲勢喜人。”在窗戶投射進來的陽關下,艾倫威爾遜斬釘截鐵的道,“本土的原材料供應絕對不會受到影響。”
“那就好。”巴倫爵士的臉色鬆弛了少許,但仍然繃著臉道,“隻要不耽誤本土的經濟複興計劃就好。至於英屬印度的問題,我們首先必須承認,這麼大的地方,事情千頭萬緒,英屬印度的問題一直具有複雜性。”
“非常的複雜!”艾倫威爾遜好似應聲蟲一般,“所以我建議給國大黨和穆盟,一個在大舞台上證明自己的機會,不然很多國家還以為我們賴著不走。或者故意坑害他們,給他們一個在大舞台愛上對罵的機會,也可以讓全世界的人知道,如果不是我們大英帝國壓住矛盾,兩個宗教早就打起來了。”
“我們對印度人這麼好,他們卻不領情。”巴倫爵士一聽也氣不打一處來道,“不是我們過來,再過一千年,那些殖民地也沒想進入現代社會。”
“太對了,他們都不知道感恩。”艾倫威爾遜義憤填膺的讚同道,“就拿這些印度人來,很多所謂的古老文明都是這個德性,幾千幾千年前他們就發現了什麼,我們從來沒拿公元前的古希臘幾何原本比他們先進了幾千年,沒拿孔雀王朝同年代的埃拉托斯特尼,計算地球周長來自我吹噓。”
“也沒拿氣轉球,幾千年前希臘人就有蒸汽機。”
“你不是在寫關於古印度核戰爭的著作麼?發表了沒有?”巴倫爵士一聲長笑,看著艾倫威爾遜的表情,十分的有意思。
“發表了,非常受到歡迎。已經在婆羅門群體中口口相傳……,作為偉大的古印度一個震驚世界的例子!”艾倫威爾遜昂首挺胸,非常符合蘇聯的一句話,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
他不但要把研究成果在印度發表,還要分享給全世界,在全世界範圍內重塑印度人的形象。
“那倒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絕對令人期待。”開了一個玩笑,巴倫爵士又轉回了正題,“我應該和愛德華爵士聯係一下,希望能夠得到愛德華爵士的認可,勸首相促成這件事,你覺得誰去倫敦比較合適。”
“甘地和真納肯定不適合,穆盟那邊不管是誰,但國大黨那邊最好是讓帕特爾去。這個人最好把他那套表演,放在更大的舞台上。留在印度總是給我們添麻煩。”
聽了艾倫威爾遜的意見,把巴倫爵士點頭道,“就讓倫敦市民,看一場熱鬧吧。他們不虧,去動物園還得買票呢。”
英屬印度的情況,隻有在這裏工作的公務員知道,高高在上的國會議員是不知道的。這樣借由一個場合,讓印度人真正的想法被別人知曉。
同時旱災幾乎已經板上釘釘,把國大黨和穆盟的強硬派弄走,省的借由旱災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