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剛剛體會了一把巴黎和會結束之後,勞合喬治以及克裏孟梭的待遇,手中的筆在世界地圖上這麼一劃,就誕生了一個新國家的快感。
但和巴黎和會的英法領導人不同,艾倫威爾遜有著自己的道德標準,他是不會做過把癮就死的事情的,收錢辦事,既然收了錢就要把事情辦好。
主動給葡萄牙一個開口趁火打劫的機會,一旦印度度過危機獨立了,會不會遵守條約,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之前已經說過果阿的問題,領土小人口少,安全與否並不取決於葡萄牙的軍事力量,而是取決於尼赫魯腦中權衡利弊的結果。
除非葡萄牙進行全國總動員,拿出來法國對待阿爾及利亞的態度,那樣沒準可以守住。不過麼,最好是以和為貴,能不打還是不打。
“果阿的問題,隻要契機出現,我們兩邊配合,你想辦法讓葡萄牙政府對倫敦提出建議。剩下的我來操作,大饑荒一旦出現容不得印度人不答應,他們先活下去再說吧。不過也不能過於讓印度人感覺到羞辱。”手裏捏著筆的艾倫威爾遜,告訴佩德羅先不要高興太早,“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以及達曼及第烏三塊飛地,必須要讓出來。”
“這?”佩德羅本能的猶豫了一下,倒不是什麼其他原因,吃到嘴裏吐出來總是沒人願意的。
“三塊飛地加起來不到一千平方公裏,剛剛我隨便一劃,六千平方公裏的果阿,一下子就變成兩萬多。葡萄牙應該能算過來這筆賬,不要過於貪婪。”
艾倫威爾遜開口提醒,都什麼時候了,別想著吃肉還要把湯喝完的事情,總要讓人麵子上過得去,人家印度人也是要麵子的。
“應該不成問題。”聽了艾倫威爾遜的話,佩德羅才醒過神來,解釋剛剛隻是因為殖民主義的固有思維,不想把口中的肉吐出來,但實際上隻要果阿的麵積能夠擴大,把其他三塊飛地還給印度,仍然是大賺的。
“這就好,有兩個混蛋一個要解放世界,一個民族解決。那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要發揚布魯塞爾精神,各國緊密協作互相掩護才行。”艾倫威爾遜點頭道,“三塊飛地的居民也信基督教吧?”
佩德羅點頭,艾倫威爾遜高興的道,“就把三塊飛地的居民移到果阿,如果還不夠的話,就引入和平教徒定居,最後能不能轉變和平教徒的信仰,就是你們葡萄牙人的事情了。”
印巴分治一旦成型,必然會伴隨著宗教衝突,那樣進入果阿的和平教徒,就不再是威脅,果阿距離任何和平教徒的聚集區都很遠,隻能抱著殖民者的大腿。
甚至可以說,到了那個時候,果阿的和平教徒會成為最為抵製印度對果阿野心的群體,基督徒可能都會叛變,和平教徒絕對不會。
一旦這個計劃順利,英屬印度獨立之後的形勢就更好控製了,本來次大陸的兩條大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本身就歸屬巴基斯坦,恒河口也是和平教徒的東巴基斯坦。類比一下就相當於,中國的長江口和黃河口都是外國。
印度就算是獨立,地緣也會很差,實際上原本曆史印度的地緣就很差,你讓中國人把黃河口和長江口讓出來,中國人是絕對不會幹的。
所謂的印度位置很好,隻是中國人無法切身體會,隻看到了印度土地一年三熟,卻看不到南亞的兩條大河,一個完全是巴基斯坦的,另外一個最重要的恒河三角洲是孟加拉國的。
現在在加上果阿,作為次大陸分治之後的平衡器,艾倫威爾遜不敢說就萬無一失了,但是讓尼赫魯加倍努力工作,還是不成問題的。
“果阿駐軍還是不夠,怎麼也要有三萬規模才行。非洲短時間內不會出問題。咱們這些文明世界的國家,先把亞洲經營好。”
擴大麵積,填充人口,基督徒不夠就暫時用和平教徒填充,隻要殖民政府還在,讓人口轉變信仰還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關於葡屬印度的置換土地計劃,可以一定程度上打消被印度人認為趁火打劫的嫌疑。
放棄其他無用的飛地,加強果阿的領地和人口,這是基礎,就算是執行刺蝟戰略,基礎也不能太差不是麼?艾倫威爾遜覺得,怎麼也要有瓊島的麵積大小才行。
更多的細節問題,艾倫威爾遜和佩德羅,本著為次大陸未來的考慮,在無限續杯的紅茶見證之下,往計劃裏麵填充。
“佩德羅回去之後,就可以和裏斯本溝通了。等待我們總督府的消息,準備糧食,對了說到糧食,這個問題比較重要。”艾倫威爾遜一臉的懊悔,這個問題比剛剛的果阿問題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