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總督又成了一個時代變了的犧牲品,總督隨即換成了休伯特·蘭斯將軍,緬甸人對休伯特·蘭斯將軍的觀感還不錯,當然從吳丁論口中,艾倫威爾遜還得知了同樣沒有上任多久的緬甸首腦是一個叫昂山的人。
英屬緬甸總督府,艾倫威爾遜見到了許久不見的伯吉斯,兩人友好的擁抱在了一起,哪怕知道對方是一個同性戀,但隻要別對自己有什麼歪心眼,一切都好商量。
“在仰光過的怎麼樣,麥克林在錫蘭日子過的可是相當不錯呢。經常去高爾夫球場,我可都聽了。”艾倫威爾遜用自來熟的口氣道,“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在錫蘭的清查行動,受到錫蘭上下的一致認可,麥克林建立了廣泛的威信。不過到這,你也不差,聽現在非常受到緬甸人的擁戴。”
“還好吧,艾倫這一次過來,倒是令人安慰。我都在工作當中。”伯吉斯長歎一聲道,“還是做外交官的日子輕鬆一些。”
“尤其是做駐大國的外交官。”艾倫威爾遜為伯吉斯的話加上了一個前綴,“當然做駐美國的外交官是最好了,條件上就沒法相比,玩的地方也不缺,還可以開派對,嘿嘿……”
這個嘿嘿就非常的傳神了,伯吉斯當然能聽出來艾倫威爾遜的弦外之音,可他對那種事沒有興趣,開口道,“剛剛上任的時候,我就緬甸人對我們的敵意表示震驚,這個地方已經成了一個支離破碎但是充滿敵意的地方。”
“日本人來過嘛,非常的正常。”艾倫威爾遜開口道,“一場世界大戰改變了許多東西。不光是緬甸這,國內不也是一樣麼,對不對?”
英屬印度和英屬緬甸的問題,並不僅僅是當地的問題,還是倫敦的問題,和英屬印度的問題一樣,英屬緬甸也是丘吉爾先生開炮的重要議題。
丘吉爾以保守黨議員身份公開表示反對艾德禮對緬甸的態度,反對的並不是給予緬甸自治權,而是政府如此迫不及待地將緬甸這個尚在恢複中的殘破國家拋給一群年輕的激進分子。
丘吉爾堅持認為英國應當肩負起重建緬甸的責任,讓緬甸人理解選舉和自治的真正含義,然後選擇合適的時機有條不紊的交接。
反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以昂山將軍為代表的一部分緬甸領袖,在戰爭時期和日本人的關係曖昧不明。
“如果不能安撫的話,不如試一試其他的辦法。和英屬印度學習,既然是民族自決,緬甸境內所有的民族都應該自決。”艾倫威爾遜一挑眉道,“據我所知緬甸境內的民族還不少呢,可不是誰都和緬族的關係都不錯。”
“那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隻會增加未來的衝突。”伯吉斯堅定的搖頭,劍橋五傑的光輝在這個時候又出現了,表示他和艾倫威爾遜這個徹頭徹尾的殖民地官僚,並不是一種人。
伯吉斯同意驅逐羅興亞人,一方麵是因為緬甸對羅興亞人的存在確實是極為不滿。現在英國必須想辦法要站穩腳跟,爭取緬甸本地人的支持。
另外一個方麵,羅興亞人對本土的緬甸人來,確實是一個外來的殖民輔助力量。而且艾倫威爾遜還答應了,接收羅興亞人並且一定關注這些人在英屬印度的定居工作。
想到這伯吉斯開口問道,“那些羅興亞人回到英屬印度之後得到安置了沒有?”
“得到了安德魯行政長官的充分安置。”艾倫威爾遜義正辭嚴的保證道,“我相信安德魯行政長官的能力。”
這就好,伯吉斯點點頭,鬆了一口氣道,“既然來了,就在這休息休息,我聽英屬印度出現旱災的事情了,還建議總督援助英屬印度過。”
“救急不救窮,英屬印度的人口可不是緬甸能救的。”艾倫威爾遜搖頭道,“我也相信印度人具備抵抗災的能力,實際上最嚴重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切還好。”
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談太多,艾倫威爾遜馬上轉移話題,詢問現在緬甸本地精英對貨幣改革的問題怎麼看,支持的多還是反對的多。
“這就很難了,我也正在詢問昂山他們,現在還沒有得到回答。畢竟是一個新事物,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伯吉斯實話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