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2 / 2)

手握主動權的總督府,進入了自從國大黨成氣候以來,最為揚眉吐氣的時候。國大黨還想要找麻煩?我們大英帝國不找麻煩就不錯了。

對於伊莎貝拉波金娜的到來,巴倫爵士也是非常重視的,畢竟海爾曼家族煙草工廠,也又他的一份收入,出於這個原因,巴倫爵士對一臉英雄氣,巾幗不讓須眉的龍騎兵,表達了非常大的尊重。

急人之所急,讓波金娜不要不好意思,隻要英屬印度能夠做到的事情,一定全力幫忙。

“艾倫先生已經幫忙很大的忙了。”波金娜笑意盈盈,鳳目瞟了艾倫威爾遜一眼,“其實我們家算是目前貿易委員會的扶持計劃中的受益者呢。這其中有英占區政府的幫忙,也離不開英屬印度的支持,對此我十分的感激,幫助英國達成目標,就是幫助德國。”

“爵士,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在巴倫爵士麵前,艾倫威爾遜勞心勞力卻不貪功,表達為了大英帝國,哪怕是流血流汗也在所不惜的覺悟,體現了帝國公務員的優秀品質。

有了巴倫爵士的首肯,這一次龍騎兵的目的就算是達成了,蒙巴頓總督沒有必要知道這件事,總督正在享受著愉快的錫蘭假期,這個時候不適合打擾。

承擔接待工作的艾倫威爾遜,和來到英屬印度的客人睡在一起,這有什麼可說呢,隻是體現英德親密關係的一種方式,估計讀者也不會感興趣……

“知道你是一個職業女性,但是也不要過於勞累了。英屬印度這邊的事情完結,我就回歐洲看望你們。告訴安娜,我非常想念她。”

艾倫威爾遜對待龍騎兵還是很好的,他對待女人從來都是這樣,處在一個丈夫同等的地位進行關愛。以朋友角度關愛的人倒也不是沒有,大概和前者數量差不多,也可能是前者更多一些。

在德國人離開之後,他的接待工作仍然沒有完結,因為丘吉爾在成功讓蒙巴頓總督認清現實之後,在錫蘭呆了一段時間,就返回了新德裏。

表示他要回國說明英屬印度的情況,而且以丘吉爾的年齡,確實也不適合長期呆在國外。

“國家的未來總是讓我憂心忡忡。”丘吉爾對著巴倫爵士和艾倫威爾遜道,“當今世界大英帝國麵對的最大的威脅,毫無疑問就是蘇聯。”

艾倫威爾遜眉毛一挑,仿佛聽見了丘吉爾抑揚頓挫的呐喊,“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裏亞海邊的的裏雅斯特,已經拉下了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這張鐵幕後麵坐落著所有中歐、東歐古老國家的首都——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

“你們是不是也同意我的看法?”丘吉爾用期待的目光看著眼前的兩人,其實來一趟英屬印度對於丘吉爾來說,並不是沒有收獲,他在這裏找到了當首相的感覺,各界人士紛紛慕名而來,比做首相的時候還要忙,隻是沒有首相的權力。

“啊?是的,議員的話震耳欲聾。”艾倫威爾遜昧著良心站在了丘吉爾一邊。

但心裏他還是希望艾德禮首相,能夠穩定住局勢之後再考慮其他,就現在英國欠了美國一屁股債的情況下,本身內力不足,跳的太高還真不是什麼好事。

要是無債一身輕就好了,那時候冷戰再正式開始,大英帝國的回旋餘地會大很多。

三月十五日,在英屬印度呆了兩個月的丘吉爾,正式踏上了回國的飛機。

一九四七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對於英屬印度的全體公務員來說,勝利已經遙遙在望,隻需要咬緊牙關就行了。

雖然表麵上還擺出和英屬印度共存亡的樣子,但是已經有不少資深公務員正在安排退路,英屬馬來亞固然在考慮的範圍之列。

不過對於大多數資深公務員來說,因為偉大首相艾德禮的國有化產生的大批國有企業,似乎是更好的去處。

就在四月份蒙巴頓總督結束休假後,不丹錫金尼泊爾的消息也傳了回來,非常願意在大英帝國的見證下,和現在的英屬印度,未來的印度保持和睦、和平的關係。

艾倫威爾遜把這個回應泄露給了報紙,開始通過輿論對國大黨施壓,到底是什麼態度,趕緊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