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2 / 2)

“才不長時間,好像身體結實了不少嘛。”英格麗·褒曼帶著滿意的神色,表示對這次花樣繁多的接待給予好評,年輕真好。

“最近做伐木工練出來的,非常的伐木累。”提著褲子的艾倫威爾遜,回頭看了一眼英格麗·褒曼,無奈的道,“知道你身材好,不用擺著了,也要注意一下。”

“現在知道怕了?剛剛不是很有衝勁嘛?”英格麗·褒曼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眼,倒也開始把外衣穿上,一低頭不滿的道,“又捏紅了,你這樣令我很難解釋。”

艾倫威爾遜伸開手腳躺在一張塞了皮毛的椅子上,彎彎的嘴角叼著一支自家的香煙,煙屑點點滴滴地掉下來,他那兩道冷冷的針鋒似的目光直射在英格麗·褒曼的眼睛裏,口裏讚揚著北歐的硬件,“其實從希特勒對優等民族的外表概括來看,隻有你們北歐和東歐的人,才符合他那種金發碧眼的描述,德國人反而沒這麼多所謂的優等民族特征。”

“你還知道德國人的想法?”英格麗·褒曼已經穿戴整齊,房間內已經沒有剛剛翻雲覆雨的痕跡,隨後兩人又進行了一番不會留下證據口舌之爭,算是結束了這一次的交流。

“準備一下食物,她們幾個快回來了。”艾倫威爾遜起身到了廚房,廚房是一間刷白了的屋子。椽子上吊著幾隻熏火腿,窗台上擺著盆花,釘上掛著槍,還有少見的大杯子、瓷器和鑞製器皿,還有維多利亞女王的幾幅畫像。

一張狹長的粗木桌子上擺好了許多碗和匙,桌子上空高高地懸著一串洋蔥;在凹進的壁爐的一側,還有一些香料。

其實從這座房子還能看出來,從地理上有些隔絕的紐芬蘭,不愧世外桃源的位置。如果不是有不少人參加了世界大戰,就如同是停留在大英帝國輝煌時期的一個孤立空間。

他推起窗,探出身子去。太陽已經快落山了。街道的房屋和風車都模模糊糊了,呈現著淡藍色;更遠處隻剩一片黑越越的荒野;空氣裏聞得出各家廚房裏燒木柴的炊煙味兒。

黃昏出來遛放的小馬。它們的腦袋,黑糊糊、毛茸茸的,映露在大門上端。他把手裏的煙頭彈出去,落下一陣火星,馬兒立刻往旁裏退避,接著便逃跑了。

出去取景的費雯麗已經返回,毫無大明星的架子,手裏還拎著本地公民送的禮物,燦爛的笑容看起來就令人暖心。

時間管理大師的日子還要繼續,而萬裏之外的次大陸,大英帝國的日子已經到了最後時刻,一直高高飄揚在次大陸上空的米字旗,即將被降下。

這一天是巴基斯坦的獨立日,巴基斯坦國民大會開幕,宣布巴基斯坦正式獨立。

蒙巴頓被邀請在國民大會發表演說,他呼籲結束暴力,聲稱印巴分治不是斷絕來往,而是一種新關係的開始,並要求巴基斯坦保持與英國的特殊友誼。

在蒙巴頓發言之後,巴基斯坦慶祝獨立的遊行開始。阿裏真納、蒙巴頓夫婦一起登上敞篷汽車,緩慢行駛在遊行隊伍的最前列。遊行的路程總共有三公裏,由於事先得到情報說有極端分子要往敞篷汽車上扔炸彈,所以他們站在車上繃緊了神經。

當天下午,蒙巴頓又匆匆飛回到新德裏,參加英屬印度另一部分的獨立活動。

尼赫魯從印度立法會議上宣布“午夜十二點,世界處在沉靜之中時,印度就要走上獨立自由的新生活了。”

與此同時的蒙巴頓的總督府裏一片靜寂。他一個人坐在書房裏,思緒萬千。說實話,對大英帝國這塊最大的殖民地在他這一任失去,蒙巴頓內心深處是難受的,然而這又是無可奈何的唯一選擇。

新德裏和德裏的界限已經蕩然無存,在之前掛著獨立倒計時的牌子旁邊,無數德裏市民湧入了之前隻有英國才能居住的新德裏,而德裏周圍的農村,無數農民也聽到獨立慶典的消息,湧入印度共和國的首都。

妻子埃德溫娜走進來,聽著若隱若現的歡呼聲輕聲開口安慰道,“路易斯,你已經盡力了,次大陸的獨立不是你的過錯。現在像是一個紳士,坦然麵對吧。”

“當然,親愛的。”蒙巴頓深吸一口氣,擠出來笑容道,“讓我們和印度人一起慶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