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1 / 2)

通過電報聯係波士頓領事館,艾倫威爾遜正在提交給倫敦,關於杜魯門連任的分析報告。

在事後諸葛亮方麵,艾倫威爾遜完全可以借著最後的結果,以放屁都是道理的形式重複一遍,更何況他上次去美國的時候,本就在電報中明,杜魯門不會這麼簡單的認輸。

這個年代的民主黨有兩個特征,第一點是因為羅斯福新政的原因,導致對手認為和蘇聯關係過近,第二點屬於曆史遺留問題,那就是南北戰爭,民主黨是支持蓄奴的那個黨派。

但因為本次杜魯門的支持率很低,導致了民主黨兩種支持者的候選人分別參選,反而淡化了民主黨在親蘇和種族主義的色彩,讓共和黨失去了兩個攻擊的口實。

“本次選舉可以視為對戰後最為重要的一次選舉,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我們可以做出判斷,在南北戰爭之後一直強勢的共和黨已經成為了曆史。兩個黨派現在處在同一個水平。不定共和黨會轉變思想,重塑美國的政壇。”

在電報的最後,艾倫威爾遜表示,他的紐芬蘭行政長官職責實際上已經結束。在處理完紐芬蘭的問題之後,將會履行自己另外一項職責,就是來赴任時候同時兼任的外交工作。

這一份報告,同樣在內閣引起了討論,艾德禮首相是看過那一份杜魯門不會認輸的電報的,實際上就目前的形勢而言,英國當然也關心美國選舉。

畢竟主要候選人當中,不論是共和黨的杜威,還是進步黨的華萊士,對馬歇爾計劃都是持反對意見,而民主黨的選情似乎很差。

隻不過艾德禮的關心,明顯不如常公更加上心,用美國人的錢辦美國人的事,才是真正的決勝於千裏之外。

“尊敬的首相,這是艾倫簽署的行政命令,關於紐芬蘭漁場的五海裏禁漁區方案。目前來看這個行政令,一定會在議會重啟之後被通過的,紐芬蘭的公民階層看起來頗為期待。”

諾曼·布魯克拿著一封行政令,放在了艾德禮首相的麵前,同時開口道,“艾倫表示,他已經處理完了紐芬蘭的一切事情,成立了三個集體企業作為紐芬蘭的經濟發展支柱,利用紐芬蘭的特殊環境和地位,製定了類似三環外交的政策。自從上任到現在為止,已經將紐芬蘭的財政赤字清空,現在可以光榮的卸任了。”

“一千多萬美元的債務!”艾德禮首相不由得感歎,雖然這和英國本土的債務無法相比,但也足見艾倫威爾遜這個行政長官多麼成功了。

如果對比一下,光是艾德禮上台之後,加拿大的十二億美元貸款,大概就相當於紐芬蘭公民人均債務的兩倍多,但這個行政長官不到一年,就把紐芬蘭的債務清空,也太厲害了。

歐洲各國都在重建,這明從現在開始,紐芬蘭往後木材輸送都是淨賺的。

艾德禮首相心裏非常想一句,羨慕!真的很羨慕。英國目前隻是償還了短期債務,當然和他剛剛上台時候的,三十七億英鎊的巨債相比,目前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

艾德禮準備在兩個月後的一九四九年元旦,宣布終結配給製,“諾曼,其實艾倫完全可以在紐芬蘭做到任期滿,外交工作還有駐美大使和聯合國大使來分擔。”

“他覺得紐芬蘭的生活十分無聊!”諾曼·布魯克無奈的聳聳肩道,“紐芬蘭的人口確實稀少了一點,比澳大利亞人口還要少。而且當前氣寒冷,他本人也不會願意在那呆了,想要去波士頓碰碰運氣。”

“好吧,這個五海裏禁漁區的行政令,是否通過是當地議會自己的事情。”艾德禮沉吟了一下道,“王室領地自治,原則上倫敦並不過問。”

此時艾倫威爾遜已經準備拎包離開了,這並不是什麼秘密。有賴於到任之後的功績,總督府還是有很多人來拜訪,不過自從公投結束之後,斯莫爾伍德倒是不見蹤影了。

據道消息,斯莫爾伍德正準備移民加拿大,艾倫威爾遜不知道這個消息的真假,如果是真的,那這件事非常欠考慮,斯莫爾伍德要是真的移民了,隻會讓紐芬蘭的公民認為,斯莫爾伍德真的是加拿大人安插進來的特洛伊木馬。

從心理更加反感加拿大的行為,這對未來加拿大的關係來不是一件好事。

“紳士們,感謝你們上門挽留,不過我真的有另外的工作,來做行政長官是兼職,我本人同時還是波士頓領事,隻是紐芬蘭的工作比較重要,才一直留在這裏。當前紐芬蘭的情況已經走上正軌,議會重啟之後我本人已經沒有什麼要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