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裏根(1 / 2)

艾倫威爾遜雖然正在抽空和海蒂·拉瑪談心,並沒有和裏根照麵,但他知道這位三流演員,現在就應該已經是胡佛的人了。

按照階級角度來,裏根的角色,類似於曆次罷工當中和資本家達成妥協的人物,一般被大眾稱之為工賊,不過嘛,蘇聯是敵人,裏根這種行為隻能用愛國來解釋。

艾倫威爾遜心裏還是銘記著,大英帝國的傳統技能,力求維持整個世界的平衡。這不算什麼錯誤,大陸均衡可是大英帝國的國策。

“我和薇薇安誰漂亮?”海蒂·拉瑪招待著,因為費雯麗出去辦事過來偷腥的男人,很鄭重的問出了這個問題,“人們都,費雯麗對長得和我相似而自豪。”

“人和人不同,薇薇安的好處是非常重感情。”艾倫威爾遜叼著煙頭抽了一口,客觀中立的評價道,“隻要她有要求,我都會盡一切可能滿足。當然,你也一樣。”

“現在電影行業太難做了,片酬也在減少,要不是有芭比娃娃在,今年的日子都不好熬。”海蒂·拉瑪歎息道,“英格麗一直想要返回歐洲,也想要拉著我回去。”

“這是好事啊,歐洲電影市場已經談完了。”艾倫威爾遜開口讚同道,“用不了幾年,歐洲電影市場就會恢複,至少不次於美國。”

對英格麗·褒曼想要返回歐洲的想法,艾倫威爾遜毫不吝嗇的表達讚賞,同時也是鼓動海蒂·拉瑪也回去。

如果計劃順利的話,等到麥卡錫在好萊塢大動幹戈的時候,美國發生的一切,將會隨著這些演員返回歐洲廣為傳播。而且正好和電視推廣,好萊塢青黃不接的大環境相符,不敢要了好萊塢的命,但建立起來歐洲自己的電影產業分庭抗禮,絕對是可以期待的。

這對歐洲絕對是好事,不然好萊塢電影總是比比叨美國多好多好,總有人會升起心思要移民的,如果移民能夠減輕,對歐洲的發展就是好事。

至於歐洲移民減少,美國會不會黑人比例增加的更快,那是美國人自己的事情,超過他一個英國公務員的職權範圍。

“我還有些猶豫,聽你這麼好像也可以試試。”海蒂·拉瑪下定了決心,如果歐洲恢複的好,她就跟著英格麗·褒曼一起回去。

歸根究底,還是錢的因素,如果賺的錢差不多,又不用被美國政府總是審查。當然是選擇氣氛更加寬鬆的地方。

來了一個臨別之吻,艾倫威爾遜開啟了時間管理的征途,費雯麗回來之前,他已經返回了公寓,大英國寶辛苦了,為此他使出正骨手藝,幫助國寶緩解疲乏。

“羅納德那個人看起來真的對政治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平時不苟言笑的一個人。”費雯麗一臉的驚歎,訴著今看到的一切。

“哦,是嘛?薇薇安,在好萊塢十人案出現的時候,這個演員工會的會長有什麼表態沒有?”艾倫威爾遜一邊賣力讓費雯麗緩解疲乏,一邊旁敲側擊的詢問道。

“他好像一直都是反對對好萊塢進行審查。”費雯麗想了一下裏根的幾次表態,肯定的道,“總的來,他的風評還算是不錯。”

“原來是這樣!”艾倫威爾遜發出感歎,不得不裏根選擇的演員職業,真的是選對了。沒想到在一九四八年,就已經開啟了雙麵人生,後來能做總統果然也不是等閑之輩。

“你們這些電影演員是不是接到過,一種冊子,在電影審查方麵的?”艾倫威爾遜緩解了大英國寶的疲乏,詢問這種冊子出現了沒有。

“有這種傳單,不能誹謗企業,不能神話普通人?好像還有什麼,我記得我還留了一本,你想要看看?”費雯麗疑惑的問道。

“想!”艾倫威爾遜滿臉都是感興趣,還禁止神話普通人?那美國夢算什麼?這不是亂殺了麼?美國夢不就是宣傳,一個人可以通過努力奮鬥實現個人的夢想,這不算神話普通人?

非常可惜的是,海明威目前還有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不然逼死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家,一定會引起轟動。現在看來隻能把這個想法壓後了。

對於麥卡錫而言,剛剛過去的美國大選對共和黨是一個重擊,身為共和黨的參議員,他一樣感同身受,對共和黨的大敗瞠目結舌。

在這個時候,他接到了艾倫威爾遜的邀請,也帶著一種散散心的想法,接受了酒友的邀請,來到了美國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