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埃及目前的條件而言,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兩點,水源和財源。問題就在尼羅河和蘇伊士運河上麵,也就是不管誰執政,麵對這兩個問題都是早晚的。”巴倫爵士不愧是老牌海外公務員首腦了,“區別無非是,國王可能會晚點動手,一旦出現我們反應不過來的政變,政變者可能取得政權就會動手。”
“所以就從這兩個地方想辦法,首先我們要從埃及手中把蘇丹剝離出來,這樣埃及就是一個有缺陷的國家,對付起來更加的容易。在保障國王的前提下,在上遊掐住埃及的命脈尼羅河,能夠影響到埃及一千六百萬生命安全的,是埃塞爾比亞和蘇丹。當前我們對這兩個地方還有影響力的。”
“修建大壩控製水源?扶持科普特人建立蘇丹衛隊,增加埃及蘇丹的威信,幫助埃及成為阿拉伯國家的領導者,但這些舉動都是為了維護蘇伊士運河對英國的特殊地位。”
沒有了蘇丹,就算是納賽爾上台了,埃及也不會有改觀,艾倫威爾遜這個建議引起了英屬蘇丹專員的讚成,“羅伯特總督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看起來和艾倫想到一塊去了。”
“優化整合嘛,就如同我們讓每一個殖民地都有缺陷一樣,隻有合在一起為大英帝國服務才能發揮出來力量。這也是在英屬印度的工作中發現的,相信現在加爾各答老工業區,已經不負從前的繁榮了,誰讓印巴分治了呢。”
艾倫威爾遜麵帶笑容的表達抱歉之意,引起了會議室的笑聲。
自然而然,就算是埃及脫離掌控,上遊的蘇丹和埃塞爾比亞也要盡力保持英國的影響力。
從提高蘇丹權威開始,到科普特保護王室,再到尼羅河的水源問題。都是為了蘇伊士運河的安全作為保險存在。
至於扶持阿拉伯人和以色列軍備競賽,自然是不能扶持某一個國家和以色列對抗。而是要涉及到整個阿拉伯的君主製國家。
從本次戰爭也能看出來,單獨某個阿拉伯國家就是被以色列揍的水平。
那麼中東冷戰版本就簡單了,堆砌數量,以色列有十萬軍隊,阿拉伯每個君主製國家每個組建起來十萬軍隊,一起封鎖以色列。
至於武器其實英國還有不少二戰古董貨呢,艾倫威爾遜記得,一直到印度撞擊喜馬拉雅山,英國還用二戰遺留的軍備援助印度了著。
“那麼我建議,在開羅召集阿拉伯國家開一次會,有這樣一個會議,也方便我們進行輿論操控。”巴倫爵士麵帶思索的道,“到時候讓法魯克一世,按照我們今的討論,首先倡議發起軍備競賽。”
“如果被質疑為何不進攻以色列呢?”諾曼·布魯克開口詢問道。
“美國和蘇聯在背後支持以色列,美國還有維和部隊存在。”巴倫爵士想都不想的道,“阿拉伯君主製國家都加入進來,也容易發揮出來人多力量大的優勢。”
艾倫威爾遜心中點頭,不同與曆史,本次的巴以戰爭,以色列雖然算是勝利。但最終不得不向美國求援。
不管美國是不是在大選時間焦頭爛額,反正美國真的派出維和部隊了。這就等於親自下場支持以色列,阿拉伯國家也沒有和美軍對抗的能力,而美軍也不可能幫助以色列主動進攻阿拉伯國家。
這樣不是很像冷戰的環境麼,那麼利用軍備競賽發起對抗就是一個可以提供的選項。
“好,散會,各自回去準備一份殖民地礦產報告。巴倫爵士,聯絡阿拉伯君主國家的事情就交給你了。”諾曼·布魯克起身道,“艾倫跟我來!”
艾倫威爾遜跟著諾曼·布魯克出去,一起離開了外交部大樓,跟在諾曼·布魯克後麵的他,也體會到了那種別人發自內心的崇敬,隻是人家都是對著他前麵的諾曼·布魯克罷了。
到達內閣秘書辦公室,諾曼·布魯克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自顧自的道,“我想要建立一個,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艾倫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
“我非常的讚同,這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想法。”艾倫威爾遜眼睛一亮,馬上讚同道,“統籌殖民地資源,促進本土的發展,太令人驚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