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艾倫威爾遜的臉上滿是玩味,看著如果暗箱操作的美國人,一瞬間有種光榮時代回來了的感覺,“詹姆斯先生,本就是事實,不用刻意強調。”
短暫的玩味之後,艾倫威爾遜表達了友好,“這個世界上誰不知道英美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呢,如果我否認,那麼毫無疑問我就是在謊。”
艾倫威爾遜一開口滿滿都是爸爸對你的愛,打就看你這個逆子有出息的口吻。至於火燒白宮那是提都不能提的,提的都是兩國親密無間的戰鬥。
不過提歸提,詹姆斯也不會因為這一點就放鬆了,轉達國內的意見道,“華盛頓和倫敦的友好關係,再一次的對蘇問題上,不應該遭受考驗。”
“這從何起呢?”艾倫威爾遜不鹹不淡的開口道,“原則上,英國一直都是支持美國的,這一點詹姆斯先生你是知道的,這麼話真是令人非常傷心。雖然我本人對進出口管製的看法持保留態度,但從來沒有出來。”
“威爾遜先生反對對蘇聯進行技術封鎖?”詹姆斯麵帶驚訝的反問,強調道,“對於美國蘇聯遠在邊,對於英國而言蘇聯近在眼前,相信你不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區別吧?”
“倒也不是反對,隻不過是認為沒什麼用吧。其實我心裏一清二楚,涉及多個國家的封鎖,最終隻會成為一個互相謾罵的平台。成員國到時候除了在開會的時候互相指責,什麼都沒有。”艾倫威爾遜到這瞟了對方一眼,陰陽怪氣的道,“不定到時候破壞出口管製的國家,就是美國也不定,美國又不是沒幹過這種事。”
詹姆斯有些尷尬,他知道是大蕭條時期,美國對蘇聯工業化的巨大幫助,有些氣弱的道,“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是美國犯了錯誤。”
“沒有錯誤,隻不過美國當時的目標更大罷了。”艾倫威爾遜輕輕一笑,“關於進出口管製的事情,問倫敦是否同意,倫敦當然是同意的,但羅馬呢?巴黎呢?不用我,這兩個國家根本對蘇聯是沒有秘密的,你我心裏一清二楚。”
“這會不會成為捆綁住華盛頓和倫敦,然後卻成為巴黎和羅馬和莫斯科之間的橋梁?以悲觀的角度來,這種可能當然是存在的,就算是如此,我們仍然支持這一決定,詹姆斯先生,你也不能指望倫敦做到更多了吧?”
艾倫威爾遜提出倫敦對此的期待,第一點是期望美國能夠嚴格管束自己破壞規則的心。
第二點是,美國必須以身作則拿出來一份誠意,如果對歐洲執行一套標準,對歐洲國家執行另外一套標準是不行的。
實際上在曆經建立初期的狂熱後,美國駐法大使館每周的巴統成員例會就變成了互相指責攻擊的平台和對蘇聯市場爭奪的角逐場。
什麼共同價值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東芝事件隻不過是發生在日本,發生在歐洲和美國之間的爭吵多了去了,隻不過日本終究是在美國盟友體係的最底層,在東芝事件被集火了,而歐洲國家和美國之間的互相抨擊大多不會被知道罷了。
除此之外,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表達了對進出口管製的堅定支持,表示自己剛剛提的隻是細節問題,可能需要更多的討論,維護各國的切身利益,省的未來出現內部不團結。
這其實根本就不用,他第一次去美國大使館也是堅決支持,和現在的態度一樣。
至於美國想要讓英國幫著對其他國家施壓,那是不可能的,艾倫威爾遜表示自己都不看好這個組織,不過是給美國一個麵子支持罷了,還想要把英國當槍使根本不可能。
表達了大方向的堅決支持之後,艾倫威爾遜主動把詹姆斯送到大使館之外,結束了本次的私下溝通。
返回大使館,帕梅拉蒙巴頓主動迎上來,見到自己的男人一本正經聲問道,“把美國人打發走了?看你的樣子,怎麼這麼嚴肅。”
“隻是對目前英國的處境有了深切的體會,如果對美國依賴繼續下去,我們還是無法擺脫被施壓的處境。”艾倫威爾遜伸手搭在未婚妻的肩膀上,感歎道,“親愛的,所以這件事,最終還是取決於國力的對比,希望英國能夠早日擺脫對美國資金的依賴。”
擺脫美國資金的依賴,這個進出口管製仍然有存在的必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盡管有矛盾,有分歧,不過大家的總目標是一致的,都試圖遏製社會主義國家和經濟實力的發展以捍衛資本主義的戰略高地,畢竟昔日的帝國主義大戰已經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兩種前途、兩種製度的生死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