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早就是法國軍方的領袖了,哪怕他現在不得不隱居。法國是一個動不動就革命的國家,軍方自然也不例外。法國軍方最崇拜的人,就是拿破侖。
正因為如此,戴高樂在軍方的擁戴下,在鎮壓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最後時刻,成為了法國總統。當然戴高樂最終也沒有讓軍方的願望實現,因為他真的不是拿破侖。
正因為戴高樂隱居,當前的法國還處在頻繁換政府的局麵當中。艾倫威爾遜才想起來,是不是應該就北約成立的事情操作一下。
當前有這麼幾個有利的地方,法國政治混亂,作為軍事領袖的戴高樂,被各黨派弄的隱居了。但是美國對法國給予厚望,畢竟德國都不存在,現在指望和蘇聯對峙的陸軍大國,整個歐洲就隻有法國。
這是美國的真實想法,絕不是艾倫威爾遜誘導下這麼認為的,他也沒有誘導一個國家決策的能力,所能做的隻是因勢利導。在判斷出來美國動向的情況下,讓英國少付出多得利。
到了現在艾倫威爾遜還自認為得計,不知道他雖然能防住劍橋五傑,卻防不住龍騎兵的糖衣炮彈,莫斯科現在對西歐醞釀當中的聯邦德國和北約兩件事,心裏一清二楚。
甚至還知道,英國對美軍的戰鬥力出現了一絲不信任。這就必須利用利用了!
隻做不的莫斯科,對進入朝鮮的軍事物資提供量,陡然加大,通過人民軍的手,盡量給第八集團軍難堪。
從龍騎兵溫柔鄉離開的艾倫威爾遜,和美國代表一樣前往巴黎,進行服法國人顧全大局的工作。
法國人想要組建煤鐵共同體鉗製德國人,這件事英國已經幫助法國人做到了。
雖然艾倫威爾遜用澳大利亞鐵礦做備胎,為英國留了一個後手,但不可否認,英國是出於善意幫助了法國人,煤鐵共同體對法國的好處不用多言。
雖然馬歇爾計劃已經實行,但巴黎的大街巷仍然能夠一眼得見,法共的聲勢並沒有下降多少,畢竟是革命老區了,法共的影響力甚至可以持續到五月風暴的時候。
在前往巴黎的火車上,英美代表已經交換了意見,艾倫威爾遜還是沒有出麵,隻是通過英國代表的口,表示歐洲穩定的基石在於法國,而且法共現在的聲勢這麼大,美國的軍事基地應該著重放在法國。
這樣做的好處是,防止一旦歐洲的矛盾激化,法共這個蘇聯的帶路黨搞事。
對此,美國人深以為然,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意共和法共所在的意大利和法國,一定要成為美國在歐洲防衛體係的重中之重。
“英國人還是有眼光的!”聽取了英國的意見之後,美國代表互相談論的時候,也對老牌帝國主義的外交能力表達了認可。
艾倫威爾遜畢竟是過來蹭功績,最大的目的在於有成果的時候出現合影留念。自然是不知道正式代表當中的言論。不過不是他自吹,比眼光他也不是謙虛……
既然不是正式談判代表,他的時間其實是很充裕的,首先做的事就是,看望已經好幾個月不出現在公眾視線中的海蒂·拉瑪。
他返回歐洲看望一下心愛的女性,這是非常正常的,在海蒂·拉瑪麵前,他自然不能回來辦公事,主要目的是因為對海蒂·拉瑪的思念,才心急火燎的返回歐洲。
“你應該做一個演員,你是如何可以做到這麼淡然撒謊的。”海蒂·拉瑪沒好氣的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眼,“我問你,你叫英格麗去亞洲做什麼?你想讓所有以漂亮的女明星給你生孩子嘛?”
“你不是很長時間沒有出門了麼?”艾倫威爾遜一臉的狐疑,“你怎麼知道英格麗去過亞洲?她是否離開過巴黎,你也不會知道。”
“因為最近英格麗和葛麗泰聯絡,希望葛麗泰幫忙主持啄木鳥影業的事務,給她一年時間休息。”海蒂·拉瑪撇嘴道,“什麼事情發生了需要一年的時間休息?除了生孩子!”
咳!艾倫威爾遜清了清嗓子,做出深情之色彎下腰吻上了海蒂·拉瑪的紅唇,溫暖的手掌撫在海蒂·拉瑪的肚子上,“是我的錯,但我不能對你們的驚人魅力無動於衷。”
“從薇薇安開始,這種話你應該過很多次了吧?”海蒂·拉瑪歎了一口氣,“我不求別的,我的年齡比你大,你既然現在不在乎,以後也要接受這個年齡差距。”
對此艾倫威爾遜當然是賭咒發誓,年齡合適的又不是沒有,比如新生代英國女演員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