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裏麵水太深(1 / 2)

“沒想到蘇聯人竟然這麼幹,簡直是對自由世界的踐踏。”艾倫威爾遜在麥卡錫麵前怒氣衝衝,表現自己的嚴正立場,同時也不無可惜的道,“現在駐日美軍的壓力短時間內不會減小。”

麥卡錫帶著冷峻的目光點頭同意,他沒有艾倫威爾遜這麼彎彎繞,而是從美蘇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這個時候就用的上東方問題專家了,艾倫威爾遜願意在這個問題上給予一些解答。憂心忡忡的表示,蘇聯紅海軍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大威脅。

在原本的曆史,二戰之前別說是北海道了,連庫頁島都有日本一半。同樣千島群島的南部四島也在日本手中。這樣態勢原本是對蘇聯非常不利的,原本的二戰蘇聯發起八月風暴,也隻是把庫頁島拿了回來,順便占據了千島群島的日本部分。

距離拿到北海道的目標更是遠得很,拿不下北海道,蘇聯遠東仍然處在美國的封鎖之下。

而北海道如果在蘇聯的手中,能不能封鎖住蘇聯,就不再是一個地理問題了。而是一個什麼時候出現的問題。

現在蘇聯紅海軍沒有得到大量的投入,這樣短時間內問題還不大。要是有一天蘇聯的國力能夠撐起來在保持陸軍強勢的同時,加強海軍的投入。就能夠輕而易舉的突破美國的海洋封鎖。

而且北海道是有不凍港的,海參崴並不是不凍港,存在結冰期。剩下的還有北海道漁場,以及北海道的農業等等問題。

當然這些問題艾倫威爾遜沒有說,漁場和農業不在兩人討論的範圍之內。艾倫威爾遜隻說了關於紅海軍能夠繼續被封鎖住的問題。

站在共同立場抨擊了一番蘇聯之後,麥卡錫仍然意猶未盡,準備返回華盛頓,繼續自己的老本行,抨擊杜魯門。現在素材更多了,蘇聯才剛剛吞並北海道,毫無疑問這又是杜魯門乃至整個門民主黨不作為的證據。

“約瑟夫,還是在等等。”艾倫威爾遜對麥卡錫馬上離開還是持保留態度,一方麵現在麥卡錫回去已經有些晚的,另外一個方麵,如果是蘇聯聲東擊西呢?

現在麥卡錫畢竟不在國內,身處歐洲對遠東局勢發表意見不太合適。如果是歐洲出了一點什麼事,倒是可以順勢發表意見。

“艾倫,如果你是美國人就好了,我肯定和你搭檔競選。”麥卡錫說話的時候非常真摯。

“那可真是可惜了。”艾倫威爾遜很認真的考慮著這個問題,如果是的話,那當然是沒話說,問題就在於不是。

再次以回國發表言論已經晚了的理由,打消了麥卡錫回國的想法,艾倫威爾遜也要肩負起來自己的工作,前往白廳討論對策。

其實有什麼可討論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贏麻了,蘇聯在日本出現動作,總比在歐洲動手好。

而且就未來的長期發展而言,對英國也有好處。

自從吞並北海道之後,蘇聯已經完全突破了遠東地理上的劣勢。不能說是占優,但地理上的均勢是板上釘釘的。

“同事們請注意歐洲!蘇聯有三個方向可以使紅海軍出海,波羅的海方向,沿途都是傾向於自由世界的國家,波羅的海的紅海軍極其容易被封鎖。達達尼爾海峽方向,蘇聯紅海軍的行動都在土耳其人的一念之間。”

“就算是南斯拉夫,也有意大利人看著,歐洲方向蘇聯的任何出海口,在地理上對蘇聯都是不利的,這一點無可更改。”

“但是我們總不能一廂情願的認為,蘇聯永遠都不發展紅海軍吧?一旦蘇聯開始發展紅海軍的時候,就是我們擔憂的時候。雖然我們在海洋力量上麵是占據優勢,可一旦蘇聯開始在海軍上投入,哪怕是英國也要承受蘇聯的壓力。”

“而現在好了,遠東出現了這麼一個容易進入大洋的地理態勢,我們有理由認為。蘇聯會著重將涉及到海軍的布局和兵力,投入到遠東方向。根據現有的資料和經驗,後發海軍在剛開始的時候會發展以潛艇為核心的海軍力量。”

艾倫威爾遜把蒙巴頓抬出來,提出來了空潛快的戰略概念,在各部門的大佬麵前大放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