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著美國(2 / 2)

如果能用一座大壩的貸款,換取五到十年運河控製權的穩定,對整個英國並非不可接受。

艾德禮畢竟不是丘吉爾,還在做日不落帝國的迷夢,他清楚的知道英國已經撐不起日不落帝國的帝國夢,剩下的既得利益,有一些肯定是要變現的。

“我要好好考慮一下!”艾德禮伸手摸著比頭頂吊燈還要亮的額頭,表示自己會慎重考慮,先讓諾曼·布魯克等待消息,把法魯克一世穩住。

艾倫威爾遜沒想到,他竟然這麼快就有麵見首相的機會,不過在見到艾德禮之前,他就心中斷定,可能不會有什麼好事。

果然,艾德禮是詢問英屬馬來亞,是否能夠為英國本土分擔這件事。

“尊敬的首相,再給我幾年時間,我可以讓馬來亞起到當初英屬印度的作用,甚至更加的好,但英屬馬來亞有一點是做不到的。那就是在人力上麵和當初的英屬印度天差地別!”

艾倫威爾遜並不是推卸責任,完全是實話實說,“我已經拿不出來人力,組織工程隊幫助埃及人施工降低成本了。這樣做首先沒什麼利潤,這個大工程可以解決埃及很大的就業問題。英國用殖民地的人力幫忙,節省不了成本。還有就是馬來亞最後的富裕人力資源,已經投入到了航空港的建設當中。”

英屬馬來亞的人口不多一千萬出頭,隻有現在印度的四十分之一。經過接連不斷的規劃,以及在本土支持下的產業轉移,根本沒多少多餘的人力了。

艾倫威爾遜倒是可以自豪,他這個殖民地專員消滅了失業問題,至少是理論上的,因為在他的眼中農民也是職業,不在失業人口當中。

連同農業人口算就業的話,現在英屬馬來亞的就業前景非常好。

馬來亞雖然不富裕,但埃及現在的人力成本更低,做規劃的話,用英國本土的人去就行了,工人完全可以用埃及人。用殖民地工人的話,反而會搶奪埃及人的就業機會,這可能會激化矛盾。

“是這樣?”艾德禮想了一下沉吟道,“我當然也不了解內情,但是覺得八千萬英鎊貸款,可能是略多了一些。”

“其實我們可以請求華盛頓幫忙,像是埃及這麼重要的國家,還剛剛經曆過軍事政變。美國也是擔心的!”艾倫威爾遜心中一動建議道,“我相信就算是出於這個原因,美國在貸款上也不會拒絕。”

埃及的土地是真的貧瘠,埃及的地理位置也是真的重要。在原本的曆史上,納賽爾統治中的埃及更加傾向於蘇聯,在他活著的時候簡直快把歐洲嚇死了。

這一點就從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英國在亞洲的影響力迅速熄滅就能夠看出來。連英國都扛不住一個敵對的埃及,更別提其他歐洲國家。

美國為了重新把埃及拉回來,一直等到納賽爾死,在其後的幾十年一直低價供應埃及的糧食需求,不管埃及是否聽話,對埃及的軍援雷打不動。

“我們先把諒解書簽了,做成既成事實,然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和世界銀行談。”諾曼·布魯克適時建議道,“到時候埃及提出要求,我們幫忙說話,美國很難不同意提供貸款。”

關鍵時刻,首相和內閣秘書很快就拿出來了共識,要把美國拖下水。

艾倫威爾遜暗歎,其實這也是曆史上美國所考慮的事情,因為埃及的地理位置,最終願意提供埃及建設阿斯旺大壩的資金。

美國的考慮是,埃及雖然是英法還有影響力的國家,但總比倒向蘇聯一邊要好。

按照當前的考慮,隻要埃及主動提出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口,英國站在旁邊聲援一下,美國確實是很難不同意的。

退一步說,美國最後否決了埃及的貸款要求,到時候英國再考慮接手也同樣可以。還可以讓美國平白得罪埃及人。

有首相和內閣秘書這麼身體力行的貫徹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甚至覺得可以更進一步,在本次法魯克一世訪問英國的諒解書上加上一條放在最後,這條就是,“如果美國放棄在巴拿馬運河控製權,不論埃及的電氣化是否結束,英法都會把運河控製權還給埃及。”

這種條款其實不用英國想辦法,隻要法魯克一世用來給國內交代的阿拉伯文文本當中寫明就好,事後英國完全可以當做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