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亞洲,葡萄牙貨幣是沒有額外價值的,這裏不是美元就是英鎊。艾倫威爾遜是英國人,當然要為了英鎊的價值盡力,
目前澳大利亞就是同時認可英鎊和美元的價值,英鎊在澳大利亞仍然受到認可。一方麵是因為帕梅拉蒙巴頓發現的西澳大利亞鐵礦,和馬來亞這個生產基地聯係在了一起。馬來亞現在使用的亞洲英鎊,是以英鎊為準備金的。
英鎊也在荷蘭、葡萄牙的殖民地流通,附近的局勢和澳大利亞息息相關。反正都是金本位國家,澳大利亞自然也認可英鎊的價值。
還有就是戰後猛增的英國移民,這些新移民對英鎊並不陌生,和英國本土也保持著情感聯係,珀斯各地的英國國旗就是證明。
而戰後英國移民澳大利亞的移民群體,綽號十英鎊。澳大利亞由英國人發現並長期統治,當時觀念認為英國人語言文化與澳洲差異較小,援助英國移民,是保持澳大利亞的“英國性質”並且增加人口的有效辦法。
該計劃由澳大利亞首任移民部長亞瑟卡爾韋爾提出,他主張鼓勵並資助英國人移民,每一個非英國移民加入,就要引入十個英國移民。
戰後兩國簽訂協定。澳大利亞要求所有被資助移民至少在澳大利亞工作兩年,政府會保證在其找到工作前提供補貼;並向移民提供包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障、就業服務等社會福利。聯邦政府負責招募與運送移民,各州政府負責接待、臨時住宿和後續工作。
而整個移民澳大利亞的過程,英國和澳大利亞向移民象征性的收取十英鎊的費用。這就是英國移民十英鎊綽號的由來。
任何一個英國人,都可以用十英鎊的費用來到澳大利亞,這是澳大利亞單獨為英國開的後門,比起後世高到天上的澳大利亞移民門檻,可見澳大利亞對血濃於水的執著。
有這麼一批十英鎊移民在西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政府當然不能隻把美元當成是貨幣錨。
同樣準備的安哥拉開采合同,以及英國的投資一樣是以英鎊來結算的,英鎊還要抵抗抵抗,萬一出現奇跡了呢。
賓主盡歡,帕梅拉蒙巴頓也高興丈夫的幫忙,夫婦二人隨著卡萊和奧庫斯特,參觀一下馬來亞殖民地的建設。
“其實我很好奇,華人的信仰是不是過於駁雜了一些。”在一座關帝廟前麵,卡萊搖著頭對著武聖廟的熱鬧,表達了不理解。
“沒有印度駁雜。”艾倫威爾遜一副還好的表情,“華人的信仰比較?嗯?務實。”
現在的馬來亞和中國相比,那肯定是充滿了封建糟粕,理論上男人還可以有很多女人不犯法呢,殖民政府在這點上並不準備製止,隻有勸導作用,喜歡多娶的要是不聽,那誰都沒有辦法。
雖然對基督世界的人來說,雕像算是偶像崇拜不值得提倡,但兩位總督還是很新奇的進入關帝廟轉了一圈,還問及了一些事情。
對此,艾倫威爾遜當然是回答的滴水不漏,奧庫斯特驚訝的道,“這就相當於法國人看拿破侖?”
“是也不是,很複雜。”艾倫威爾遜看了一眼關羽的塑像暗道一聲告罪。
關羽在幾十年後,也幾乎成了史盲鑒定器。他從來不是什麼清朝刻意拔高的人物,事實上曆朝曆代關羽的地位都很高,每過一個朝代都會多一堆封號。隨著時間流逝地位越發高大是很正常的。
艾倫威爾遜代表英國,和兩位總督其樂融融之時,馬來亞、加裏曼丹、帝汶港口的亞洲艦隊,開始了旨在於保障自由航行的行動,對進入臨海的印尼船隻進行驅逐,扣押,對於幹預對抗的印尼船隻則采取擊沉處理。
幾天前,艾倫威爾遜曾經對采訪的媒體說過,要讓印尼片板不得下海的警告。隨著出擊的三國海麵力量,開始一步一步成為了現實。
殖民者用實際行動證明,這一次是來真的。不但蘇加諾對這種帝國主義行徑激烈抗議。連印尼陸軍參謀長納蘇蒂安,也表示這種行為隻會把印尼推到敵人的位置上。
這種言論怎麼可能讓就是這個目的的艾倫威爾遜停手?隨後就保障自由航行的名義,命令馬來亞的媒體向印尼喊話,承認現有邊界,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然就是世界和平的威脅。
2016(m.sszxxw.)希望你喜歡書迷們第一時間分享的大英公務員最新章節內容,如果有錯誤內容和字體歡迎點擊章節報錯!喜歡請收藏我們官網:m.sszx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