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1 / 2)

“沒問題。”眾多高級專員紛紛開口,“副秘書長,其實你的動作已經慢了。”

“這沒辦法,之前馬來亞已經被日本戰俘建設過一次了。這一次算是翻新。不過嘛,如果算是英屬印度的那一次大建,我比你們開始的都早。”

艾倫威爾遜滿臉笑容的自誇,“所以說,這不是和同事們分享勞動的快樂了麼?”

勞動也是可以很快樂的,搞地產不是什麼多有技術含量的活,但應付殖民地的需求也足夠了,而且還會帶動鋼鐵水泥、輪船和汽車的銷量。前者是必須的,後者運送原材料總不能人背肩扛吧。

而且建設殖民地的好處是可以大膽的幹,真要是最後暴雷了,大不了就讓殖民地獨立。

這地雷是影響不到本土的,隻不過是殖民地所在的國有化企業受損失,風險不說完全可控,但也可以說基本沒有。

促進了英國造船和汽車行業的銷量,也讓馬來亞殖民地增加了產能。

而一隻眼睛看著蘇聯,一隻眼睛看著英法的華盛頓,當然也知道英國在各大殖民地的大建,但是有英屬印度的先例在那,華盛頓的判斷是,英國又要臨走之前刮地皮。

誰讓之前英屬印度那一撥的大建過於印象深刻了呢,直到現在,把加爾各答工業區的後續工程弄好,都是尼赫魯在請求援助當中的主要內容。

頻率之高連美國人都注意到了,現在複盤當初英國在英屬印度的大建計劃,才洞悉了英國那一次大建失敗的後果。

華盛頓之所以對注意到英國故技重施的大建,是因為目前美國也正在大建,還是現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推動的,如果不拿幾個例子作為佐證,那麼這麼多智庫豈不是很失職?

因為時間距離的近,英屬印度最後的加爾各答工業區大建,就成了一個完美的對比對象。

而這一次各大殖民地的城建,也被美國認為是英國故技重施,把鋼筋水泥混凝土留給殖民地,而自己則要帶著殖民地的財富跑路。

美國並不關心非洲會怎麼樣,不過倒是很希望英國抽身撤離,所以表麵上也不會說什麼。

英國目前通過殖民地和保護國的專員,進行的大建,還有波斯灣的航空港,以及一部分阿斯旺大壩的工程,三百年來,除了在白人為主的殖民地,英國從來沒有這麼良心過。

因為覆蓋地域十分廣大,這一波的大建沒有個十年肯定不會完。

非洲城建的重頭戲,並不是麵積更加廣大的東非殖民地,而是人口密集的英屬西非。

黃金海岸因為黃金生產很重要,尼日利亞因為人口足夠也被重視,現在是這一波大建的主要盈利點。

西非的城建可以為馬來亞提供一些經驗,這一次殖民地專員的會議當中,很大的一個目的,就是艾倫威爾遜要調集資源來啟動馬來亞的城建。

其他殖民地可以野蠻生長,大不了以後獨立,所有不良後果讓他們自己承擔。

但這裏不同,他從來沒有讓馬來亞殖民地獨立的意思。

非洲殖民地的大建,隻是殖民地的人感覺很良心,因為長期以來英國從來這麼上心建過基礎設施。而在馬來亞,這就不是感覺,而是要真的很良心。

“尊敬的紳士們,馬來亞的城建將在年後啟動,也就是一九五六年。”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的時候,沒來由的看了一眼義賽德,他還是無法把一九五六這個數字和埃及分開。

這讓義賽德都很奇怪,但這幾天的旁聽也讓他一定程度上見到了大英帝國的實力,便把心中的疑惑壓下去,沒詢問剛剛眼神的意思。

“馬來亞殖民地的五年目標是,建設四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原材料馬來亞可以自己解決,城市設計有倫敦過來的規劃人員,我相信這一次的城建,能夠促進本土的汽車和機械出口。當然你們也都經曆過類似的事情了,不需要我多說。”

“把最專業的人派過來,保證這一次的城建可以作為樣板工程,同時也是給尼赫魯看看,我們不是不能把殖民地經營好,印度的爛攤子,明明就是印度人的問題,我們從來都沒問題。”

“是的,我們從來都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這些野蠻人。”

會議室一下子人聲鼎沸,這幾年的殖民地專員都發家致富了,對艾倫威爾遜這個直屬上司印象很好,雖然大家的頂頭上司坐鎮白廳,但經常過問的人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內閣秘書,而是眼前的副秘書長,所有人都對艾倫威爾遜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