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秘書諾曼·布魯克,在艾德禮首相的不遠處,注視著正在爭取兩黨支持的首相。
“航天事業的突破性進展,讓未來的競爭並不局限在二維空間,而是快速向廣泛的三維空間轉變。當今世界的主要強國都在同一個水平線競爭。作為世界大國,大不列顛麵對新的挑戰絕對不會退縮,這一代的人,將會像是古老光榮的父輩那樣,戰勝挑戰,維護文明世界的秩序和和平。”
“政府會動員一切的力量,加入到這一場的競爭當中,明確的表明,大不列顛不但從陸地上,在海洋上不懼挑戰,在天上也一樣不懼挑戰。”
每一次艾德禮首相的講話出現空隙,占據半個下議院的工黨議員就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英國可以從英聯邦得到支持,從歐洲得到支持。從任何地方得到支持。加上十二萬分的努力,讓我們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宇宙,也許,這就是另外一個大航海時代。”
下議院爆發出來熱烈的掌聲,大航海時代,這是讓無數英國魂牽夢繞的美好時代。英國本來在歐洲都隻能算是一個邊緣國家,但在大航海時代一飛衝天,造就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
“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麵,所有船隻都可以並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隻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艾德禮首相到最後用莎士比亞的名言作為講話的結尾,“全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舞台,紅塵中的所有人都是演員。我們將要做出選擇,而且不會後悔。”
“絕不後悔。”占據半個下議院的工黨議員站起來鼓掌,對自己的首相表達支持。
“要不是距離選舉還遠,幾乎可以確定又要勝選了。”諾曼·布魯克看到這一幕一挑眉。
艾德禮首相拿出來了製定的包含預算特別草案,在下議院得到了壓倒性的通過。
這一份草案包括,撥款九千萬英鎊投入到航空航天的發展資金當中。航空航天研究機構由國防部統一管理,軍品研製費由國防費開支,減少研製方與使用方的矛盾。
在包括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劍橋大學、布裏斯托爾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南安普頓大學等十六所大學,設立航空係和航空專業的高等院校。
在這些大學之上設立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和英國星際航行學會,號召積累的人才前往武麥拉發射場,並且和澳大利亞協商,保證相關研究人員的待遇和保障。
選定以為內閣大臣兼任航空航天的發展的負責人,保障英國在航空航天上麵的重視。這一任命出乎預料的落到了年僅四十歲的哈羅德威爾遜身上。令不少工黨議員感到驚訝。
剛剛上任的哈羅德威爾遜立刻打點行裝,前往澳大利亞,來了解第一手的情況。
整個英國的報紙都在熱議,艾德禮這個戰後已經領導三屆政府的首相,對航天航空領域的國會講話,兩年以來一直持平,或者幹脆落後保守黨的支持率,出現了細微的提升。
英國在戰後的十年時間,幾乎不在對國際事務發表看法,和法國頻頻大動幹戈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而這一次的動作,讓不少國家都吃了一驚。
就連莫斯科和華盛頓也是如此,剛剛借由洲際導彈試射讓波蘭的反對者閉嘴的赫魯曉夫,正著手準備平息布達佩斯的矛盾,對此不以為意。
遙遠的華盛頓,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也就此展開討論,“不知道英國隻是想要翻個身,還是真的回憶起來了過往的榮光。”
“也許兩方麵都有。”國務卿杜勒斯不置可否,“英國在戰後的恢複真令人驚訝。尤其是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更是如此,也許我們在戰爭時期的援助還是過多了,沒想到他們真的能夠調整過來。”
“不管怎麼說,我們也要跟進。如果英國都能直麵蘇聯的優勢做出正麵應對,而我們不能,其他人會認為我們是懦夫。”艾森豪威爾小一錘定音道。
僅僅三天之後,美國參議院兩黨通過了更加龐大的法案,確保對航天航空工業的全力支持,在英國要表態競爭之後,美國以此作為對蘇聯試驗洲際彈道導彈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