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2 / 2)

“新加坡人小氣、世故、崇洋……這算了。在傳統文化上還是檳城好,諸如此類的話。其實這種互相攻擊,可以從任何角度任何層麵操作。”

艾倫威爾遜詳細的為埃弗雷德,介紹著相關流程。關於共和國首都的選擇上,不就是各種城市都差了帝都一票惜敗麼。

吉隆坡市民會不會相信,新加坡市民會不會相信,這都不要緊。抨擊新加坡的時候,其他三個城市的市民相信,抨擊吉隆坡的時候也是如此,這就行了。

至於自我宣傳上,這就要下一番功夫了,不能像是偽造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的辦法。

檳城沒這個曆史,但可以用類似四大古都的捆綁辦法,強行讓吉隆坡和新加坡和兩個弱一點的城市在同一層麵。開封就是這麼神不知鬼不覺的被南京擠掉的。

“殖民地的正音推廣這件事上,其實和絕大多數的華人移民都不友好,這裏麵的操作就更大了。適合演化出來眾多故事,看你怎麼編。”

艾倫威爾遜可記得,包括但不限於粵語、吳語、晉語林林總總的方言,都有差普通話兩票的版本,馬來亞殖民地的華人肯定不想不到,根源是他這個英國人隻會講普通話,才一己之力定下了絕大多數華人都不會講的口音問題。

被頂頭上司灌輸了新知識的埃弗雷德,心中感歎這就是東方學高材生麼?他從來都沒往這方麵考慮過,艾倫威爾遜卻信手捏來,就好像曾經這麼做過一般。

艾倫威爾遜隻是見過,但還是在屬下麵前保持一下高深莫測的形象比較好,“一個辦法總是用就不靈了,所以英屬印度是英屬印度,馬來亞是馬來亞,到這了就應該使用一些新的辦法,這樣才能長遠,乃至超出。”

就算是從頭再來多少次,新加坡發展也比西馬其他城市容易。就像是魔都的位置是全國最適合做經濟中心一樣。

再選多少次,殖民地的首府也不可能放在沿海港口,就像是帝都連接兩大平原,行政中心的考量可多著呢。

“懂了?”艾倫威爾遜揮動著高爾夫球杆,用探尋的目光詢問學到新知識的下屬。

“懂了!”埃弗雷德回答的十分幹脆,“四大城市的定位,我也有了想法。”

“很好,先把走私安全套的事情給辦了。這也是大事。”艾倫威爾遜恢複了冷淡的表情,這次是他心裏的正事。

檳城要應對孟加拉灣經濟帶,包括緬甸和東巴基斯坦。馬六甲港口主要服務於西馬半島做進出口,而新加坡也是服務亞太國家的,吉隆坡是首府,這樣定位就區別開了。

在艾倫威爾遜從檳城公私兼顧的同時,吳努帶著的緬人代表團,則開始對西馬的各大城市和產業進行考察,一路上所聞所見,令人震驚。

如果某一個城市特別突出,這不會讓吳努感到震驚,可以理解為一個舉國之力的麵子工程,但檳城就是一邊建設一邊發展的景象,到馬六甲、吉隆坡,在到最後的新加坡,幾個城市都是這樣一副景象,這就令人驚歎了。

在二戰之前,緬甸的繁榮時代,馬來亞隻有重要港口新加坡可以和緬甸相提並論,而在整體上,緬甸是當時所有英國殖民地中過的最好的那個。

吳努把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通過電報告知了在仰光的昂山將軍,字裏行間都是震驚,如果吳努不從政了,相信BBC將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再次返回檳城的時候,已經和昂山取得聯絡的吳努,心裏已經有了決斷。

一千八百萬人口六十多萬平方公裏的緬甸,再一次走上了餐桌,而這一次和上次不同,是緬甸主動選擇這麼做的。

艾倫威爾遜又找到了勞合喬治附身的感覺,他已經穩穩吃定了吳努,但仍然矜持的表示,什麼勞工權益,什麼八小時工作製,牢牢占據著道德製高點,事實上這管他什麼事?

要是緬甸人願意,一天幹二十五個小時也是他們的自由,隻有他們能辦得到就行。

雖然知道這些內容都是狗屁,但艾倫威爾遜還是把類似的內容,都加入到了談判的議程當中,出事了容易推卸責任。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他為英國資本以及馬來亞的買辦爭取最大利益的時候。將整個緬甸再一次拉入英國的影響之下。最終整個談判進入了尾聲!

“希望緬甸,能夠迎來一波新的繁榮。”成功的帶領英國資本殺回緬甸,艾倫威爾遜心情大好,主動和吳努握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