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1 / 2)

他雖然是一個官僚,不應該存在什麼友情之類的東西,可就艾倫威爾遜這個人來說,他一直追求重情重義,實話實說,這很矛盾。

對阿裏汗這個出身印度的土邦大君,固然有平億近人這個特質,掩蓋了三哥們身上種種不令人愉快的缺點,但這麼多年互相幫助,也是存在一些友情的。

隻要在艾倫威爾遜的能力,或者說權力範圍之內,他都願意提供幫助,阿裏汗的其中一個兒子之前殺人,也是他擺平,栽贓給了印尼滲透的身上。

當然阿裏汗也不是完全無視法律的人,也收拾了惹事的兒子,給了殖民政府一個交代。

比如說掏了五十萬英鎊進行打點。直白一點說,這就相當於議罪銀。

這一次返回吉隆坡進行工作交接,艾倫威爾遜也對阿裏汗透露了,他仍然是下一任專員的頂頭上司,殖民地部和外交部在一座大樓內,他也可以關注馬來亞殖民地的動靜,更別提他仍然是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的常務副秘書長。

“這樣就讓我放心了,對於我來說,這個世界上最好不要出現什麼討厭的變化。”阿裏汗滿是感懷,表達了既得利益者的心聲,人類文明停滯才是他所希望的。

“我明白,其實作為君主,你們隻需要拿出來一點小恩小惠來收買人心,就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然了,其他蘇丹遠沒有你這樣的財力。”

再次表達了對阿裏汗財力的認可,艾倫威爾遜才道,“有統治者們的幫忙,我們才有堅守馬來亞的決心,其實統治者們應該明白,誰和誰應該是一種人。一個君主和一個普通居民的差別,比一個人和一條狗還大,隻不過大家都有一個腦袋和四肢,同樣一條狗也有,不是麼?”

在艾倫威爾遜召開統治者會議,對各大君主表達善意的時候。內定的下一任高級專員理查德,正在製造輿論,關於海峽殖民地分割,有利於馬來人的輿論。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參照原本曆史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踢出,不得不建立城邦國家的事實,不過這一次的分割顯然範圍要大得多,連首府吉隆坡都被劃歸到海峽殖民地的範圍。

理查德製定了輿論造勢的核心思想之後,馬不停蹄的來參加統治者會議,以下一任高級專員的身份,和各州統治者聯絡感情。

艾倫威爾遜則和大買辦們保證,一切都不會變,殖民政府仍然會按照既定政策,對華商進行扶持,直至在東南亞範圍之內建立經濟圈。

很快,進入高級專員節奏的理查德,在蘇陽等人麵前重申了這一點,“威爾遜高級專員任內的政策,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當然殖民政府也需要太平紳士們的支持。”

“一定!”蘇陽、古柯等人紛紛開口,向殖民政府再次表達可靠性。

有了統治者們和買辦們的保證,馬來亞才能穩定運營,理查德可以稍微放鬆一下心情了。

艾倫威爾遜帶著繼任者去了高爾夫球場詢問海峽殖民地的操作,“你知道不知道,為什麼要分割出來海峽殖民地?”

“將位置重要富裕的地方分離出來,增加殖民政府的力量?”理查德有些不確定的道。

“這隻是一個方麵,根本原因是,增加兩大族群的隔閡,對華人這個族群,還是要在看不見的層麵扶持一下。”艾倫威爾遜掏出來兩根雪茄,給理查德點上了一根道,“華人的文化體係在文化壁壘上其實並不堅固,而和平教在農業時代的擴散程度,你隻要對曆史稍微有些了解,就知道是多麼可怕的速度。”

一神教比多神教強大,多神教比一般的文化強大,在曆史上的佛道辯論上,道教敗多勝少,佛教在和平教麵前有抵抗力麼?更別提比佛教還鬆散的文化了。

馬來亞華人在數量上隻是相對優勢,連林連玉、陳禎祿都屬於舊時代文人。

他還真怕這些舊文人辯經辯不過阿訇們,所以從行政上最終決定把合並的殖民地重新分開,表麵上哈可以宣布多元化社會的包容性,讓人挑不出來毛病。

“內政方麵我不擔心,但是外部環境上,除了印尼要盯緊之外,我們不要和北方的親蘇國家起衝突。”艾倫威爾遜鄭重的吩咐道,“那是美國人的工作,我們不要搶戲。”

“專員,其實我一直有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對中國高看一眼?”理查德問出了自己的疑惑,顯然這個疑惑已經在他心中許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