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2 / 2)

“不能排除這個可能,單獨就肯尼迪這個人而言,口水戰我們自然是有辦法的。”諾曼·布魯克沉吟一下,指出了肯尼迪身上的花邊新聞本來就很多,找素材非常容易。

當然這需要媒體的配合,對美國的反擊在媒體上,英國是絲毫不慫的。

話說回來,除了在開戰這一個選項上,以及不願意就經濟問題鬧翻,剩下的領域英國好像都不怕。

經濟領域不願意鬧翻的原因,主要是不願意英國經濟受到影響,這可能會引起選民反彈。

現在最重要的是,艾登先把選民們的質疑安撫下去,藥物依賴嘛?其實並不是大事。

在英語當中沒有毒癮這個詞彙,取而代之是藥物依賴這個中性詞。雖然大多數人知道藥物依賴不是好事,但還是可以進行翻盤的。

實際上在各國的語言當中,有英國在藥物依賴上的帶頭作用,類似的詞彙都大同小異,除了中國。

國際禁毒日的另外一個名字是,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

毒癮這個詞彙是中國首創,出現於鴉片戰爭前後,清朝官員將鴉片視為一種毒藥,出現在了給道光皇帝的奏折當中,其後影響到了中國對鴉片的稱呼。

有這種背景,艾登雖然確實有毒癮,但在大多數國家的環境當中,也並不是罪不可赦的,他畢竟是因為碰上了庸醫,在治病過程當中染上了毒癮,屬於情有可原。

在輿論熱鬧了兩天之後,經過反複考慮,艾登決定聽從白廳的建議,以誠實的態度來麵對這件事,艾登畢竟在保守黨選民當中還是很有支持率的,直麵問題做出解釋,過關不成問題。

兩天時間,軍情五處已經找到了當初為艾登做手術的醫生,同時等待著下議院的質詢結果,艾登在下議院的時候承認了報道的真實性,“我確實有藥物依賴症,在八年前的一次手術當中,因為醫療事故,醫生緩解我的痛苦,使用了過量的麻醉劑。”

話音剛落,整個下議院陷入了一片嘈雜當中,不過英國下議院有自己的規律,質詢者還是按照下議院的傳統一個接一個提問,混亂但是有序。

不同於一般所謂的民主製度國家,時不時就上演全武行,這是英國下議院絕對禁止的。

工黨黨魁蓋茨克和影子大臣威爾遜的質詢,艾登全部給予解答,整個質詢進行了兩個小時,都是圍繞著艾登的私人問題,打定主意要誠實的艾登,也沒有避諱,“我甚至可以提供那名醫生的名字,但我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這可能會對那位醫生餘下的職業生涯造成影響。”

雖然對那個庸醫咬牙切齒,可在下議院以英國首相的身份接受質詢,艾登也不得不故作大度,來爭取輿論上對自己的讚揚,把這一次事件作為穩固支持率的事情來看待。

終於質詢結束,艾登如蒙大赦的離開下議院,準備回到首相官邸打開電視,隻要電視上的剪輯,他就知道輿論是否對他支持了。

“對肯尼迪的報道,就集中在男女關係上,比如說他混亂的那女關係,我聽說肯尼迪是一個快槍手,挖掘真相義不容辭。”

主持外交部會議的艾倫威爾遜,正在絕不夾雜私人偏見的布置反擊任務。

“會不會有些下作?”迪克遜帶著苦笑道,“外交上的反擊集中在總統身上,集中在男女關係上麵。”

“這是最為溫和的反擊了。難道我們要反擊美國的國策麼?”艾倫威爾遜雙手一攤,“這會破壞英美特殊關係的,就算是我們對美國不滿,下重手的時候也要區分對象,比如說對日本,就非常適合發泄怒氣。”

艾倫威爾遜麵帶悲天憫人之色,帶著絕大的克製道,“這是內部矛盾,並非敵我矛盾。”

隨後的兩天,對艾登的質疑聲,在艾倫威爾遜一個一個的表示你們不是對政府低頭的努力下,漸漸消失不見。對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花邊新聞則變多起來。

至於那個庸醫的身份,則因為首相保護公民隱私的帶頭作用沒有被公布。但軍情五處已經確定了這個醫生的存在,證明了艾登的陳述是事實。

這隻是表麵,最為關鍵也是首相最為關心的問題是,泄密的到底是誰?軍情五處開始一個一個的排查可疑人選。

“絕對不可能是麥克米倫,他是外交大臣,保守黨的二號人物。而且他是我的大臣,如果出了什麼事情,會影響到外交部的工作。”

艾倫威爾遜義正辭嚴的擁護自己的大臣,嚴厲警告軍情五處的泄密調查,不能查到外交大臣身上,對其他大臣可以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