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網.630.,最快更新大英公務員最新章節!
說到歐洲戰鬥機上的合作,艾倫威爾遜有一定的印象,不管是早期的狂風,還是後來的台風,研製過程雖然談不上順利,但最終的結果都是兩款戰鬥機更多照顧了英國的現實需要,其他合作國家更多妥協了英國的要求。
其實這也容易理解,英國在發動機領域不說是世界最強,但吃了幾十年的老本,還是世界最強之一,刨除美國蘇聯的話,英國就是歐洲國家的唯一選項,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連戰鬥機都是這樣,更大的戰略運輸機,英國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艾倫威爾遜記得,法國雖然也是三位一體的核國家,但其實是名義上的三位一體。
英國的三v轟炸機是貨真價實的戰略轟炸機,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也同樣如此。
雖然後來退役的退役,終止的終止,但英國確實在一段時間是貨真價實的三位一體有核國家。而法國並不存在真正的戰略空軍。
法國在戰略轟炸機和戰略運輸機的選擇,最遠也就是考慮隨時能夠幹涉非洲事務。。法國本土和非洲就隔著一個地中海,有一款過得去的運輸機湊合用就行了。
後世法國因為重型運輸機製造難度確實很大,而且法國跟英國不一樣,並不願引進美國製造的c17運輸機。而是叫上了西班牙、比利時、德國等歐洲的夥伴們一起研究出了a400m運輸機。
至於戰略轟炸機,法國幻影iv戰略轟炸機也應該是世界上腿最短的戰略轟炸機了。
所以要在戰略運輸機上麵合作,艾倫威爾遜才相信這是法國主動提出來的。要是戰鬥機的話,法國絕對不會開口的。
這有兩方麵的原因,戰略運輸機固然重要,但在空軍當中並非不可克服。
戰鬥機可是要命的東西,戴高樂主政下的法國,肯定也在防著被卡脖子。萬一合作出來了成品,到了關鍵時刻英國來一把英美特殊關係,逼迫法國就範?這都是不可不防的事情。
歐洲防務合作上,法國從來沒在戰鬥機領域進行多國合作,狂風、台風都是英國主導的,相反在運輸機的研製上,法國倒是拉攏過其他國家一起合研。
經過了一番模擬之後,艾倫威爾遜把這件涉及到親女兒產業的事,讓嶽父大人親自在國防部活動,自己則做外交方麵的工作,當然這件事不能瞞著拉博·巴特勒這個外交大臣。
“毫無疑問這是法國示好的舉動。用以反擊美國在外長會議上的指責。”拉博·巴特勒也明了其中的歪歪繞,“而且找的人很準,如果我沒記錯,這是蒙巴頓集團整合出來的航空公司,目前投入精力最大的產品,是不是,艾倫?”
“外交大臣是否懷疑?我會因為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是帕梅拉的心血,就會犯錯?”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其實說實話,戰略運輸機開發複雜,難度很高,送上門一個冤大頭?我是說親密盟友共同承擔風險,當然是一件好事。就算是最後沒有結果,也可以積累經驗減少成本。”
拉博·巴特勒笑著搖頭,“艾倫,你誤會了。我相信白廳在這方麵的職業操守是沒問題的,歐洲合作,首相也是支持的。”
這是純粹的假話,保守黨不存在支持歐洲合作的首相,隻不過麵臨著美國的施壓,報團取暖總是沒錯,哪怕是和可疑的盟友。
在當前這個時間,英國會選擇對法國的示好報以熱烈的回應,還是因為不甘心受到美國的挾持,尤其是最近,美國人鬧出來的什麼統一應對蘇聯威脅,讓英法兩國把核武器先交出來。
“那就沒問題了,我一定會盡量達成廣泛的,有利於英國的合作項目。”艾倫威爾遜做出莊嚴的保證,“雖然以我對美國的友好,可能這麼做不太合適,但也確實沒有辦法。讓美國知道一下英國的厲害,有助於更加平等關係的建立。”
拉博·巴特勒點了點頭,雖然他不明白艾倫威爾遜口中更加平等關係的建立,到底要怎麼實行,又和軍事合作有什麼關係,但這一次的北約外長會議確實令人惱火,隻不過法國人衝在前麵,承擔了主要的火力,實際上英國一樣不滿意。
得到了授權,艾倫威爾遜緊接著從嶽父大人哪裏,了解了國防部的立場。
“讓兒子你嚐嚐,英國長期以來的輿論霸權。”艾倫威爾遜吹了一聲口哨,在反應停事件中,英國掀起輿論攻擊算是牛刀小試,不過肯尼迪用德國轉移了對美國政府的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