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1 / 2)

馬耳他對應利比亞和突尼斯,直布羅陀對應摩洛哥,這樣從東西兩麵對法國地中海艦隊進行壓製,當前這個時間,英國地中海艦隊還在法國同行之上,看起來沒問題。

不過這種實力優勢隻是理論上的,在地中海不能簡單對比海上力量,法國和阿爾及利亞又不遠,地中海的麵積也談不上寬闊,法國海軍的地中海艦隊,可以得到岸基力量的有效支援。

英國當然也有這種支援,不過直布羅陀和馬耳他的支援,還是不能和法國海軍得到的支持相提並論,簡單比較之後,艾倫威爾遜可以確定,當前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的實力,不足以穩吃法國地中海艦隊。

這種情況必須要馬上得到改變才行,不然的話,賣給法國的那些破爛就退役了,英國就沒有理由加強海上力量了。

當初賣給法國海軍的兩艘怨仇級航空母艦,從噸位上是看不出來局限的,三萬多噸的噸位看起來絕對夠用。

但英國當初製造怨仇級的時候,著重加強了機庫的防護,這就導致了怨仇級航空母艦的機庫狹小,無法適應戰後飛速發展的艦載機尺寸。

最關鍵的是,著重加強的機庫導致的改裝困難,不然的話英國也不會評估之後,答應了這筆交易。出售航空母艦本身就不容易,更何況是賣給可疑的盟友。

現在兩艘怨仇級還在法國海軍服役,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兩艘鷹級和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鷹級還總在中東,麵對的法國地中海主力艦隊,同樣原產於英國。

其實評估法國地中海艦隊的危險程度,全看英國海軍怎麼向內閣說。。可以實話實說,告知內閣法國的航空母艦升級困難。但也可以采取另外的說辭,英國地中海艦隊無法應對這種潛在的威脅。

關鍵之處在於,海軍會不會抓住機會要軍費建造新艦,還可以順便拯救造船業。

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艾倫威爾遜回歸了本職工作,在外交領域和意大利人談論,關於環地中海經濟帶的看法,並且以這個名義向意大利示好,表示馬耳他將會給予意大利免簽待遇。

意大利可以借此,嚐試擴大意大利在北非的經濟影響力。

這種示好,讓意大利總理阿明托雷·範範尼很滿意,這位戰後的意大利第十任總理,一直嚐試對北非增加影響力。尤其是在利比亞石油被發現的情況下。

隻是意大利是戰敗國的身份,北非國家的背後不是英國就是法國,意大利也辦法不多,在阿爾及利亞戰爭當中,意大利一直希望法國戰敗,讓意大利填補北非的真空,可惜最後的結果事與願違。

阿明托雷·範範尼作為天主教民主黨的中左翼領導人,幾個主張之一就是發展地中海經濟圈,但作為意大利人,他的主張肯定是希望以意大利為主。

英國願意幫助意大利部分實現這個願望,至少是不反對,同樣意大利也要給英國一定的利益才行,幫助英國發展馬耳他的經濟,這個要求艾倫威爾遜是覺得不過分。

同時,這一次艾倫威爾遜的訪問,也是談一下歐洲合作的問題,飛行棺材的事已經被英國扒皮了,板上釘釘誰都知道那確實是一個失敗品。歐洲防務上的合作,艾倫威爾遜還是非常上心。

現在帕梅拉蒙巴頓整合了一係列的英國航空公司,在英國的航空領域已經有了一席之地,應該拿出來一款競品,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了。

戰略運輸機固然是重要的,但一款先進的戰鬥機麵世,更加能夠彰顯實力。

他也樂於看著多年培育的女首富,能夠在軍工領域站穩腳跟,完成從一個買賣原材料的低端企業,向洛克希德那樣的公司轉變。

出於這個原因,他怎麼可能不上心,歐洲合作也是意大利總理阿明托雷·範範尼的主張。接待艾倫威爾遜的意大利官員,也闡述了對此事的正麵看法。

“看來下一屆的歐共體會議上,我們有很多事情要談。”艾倫威爾遜伸出手,向出來相送的意大利官員致意。

“歐洲合作離不開英國的合作,事實上我們都明白,英國對歐洲的重要意義。”圖裏亞斯開心的道,“總理已經說了,願意就北非事務和英國一起經營地中海經濟圈。”

艾倫威爾遜點頭,直接乘車回到公主殿下的酒店,海蒂·拉瑪早已經等待他,見到風塵仆仆的男人歸來,不由的好笑,“法國人要是知道,你到處為製衡法國做工作,不知道怎麼想。”

“法國人當然知道,法國人最了解的就是英國。”艾倫威爾遜吃了一口意大利麵,含含糊糊的說道,“不過有的事情知道也沒用,我們還會這麼做。法國人知道英國會怎麼應對,英國也知道法國人之後的應對,但我們都不會改變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