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裏斯本,出麵和艾倫威爾遜溝通的人是卡埃塔諾,薩拉查的助手。
艾倫威爾遜想起來了這個人,好像是薩拉查之後的葡萄牙總理,態度友好的問候,“卡埃塔諾先生,和人們說的一樣,滿是學者的風度。”
“我現在還兼任裏斯本大學的校長。”卡埃塔諾很開心的回答道,“威爾遜爵士,歡迎你來到裏斯本,我們很重視英國,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英國也能夠感覺到這種重視,近十年來我也一直和葡萄牙方麵保持聯絡。卡埃塔諾先生應該知道,我可是真的幫助葡萄牙不少忙。”艾倫威爾遜沒有表功的意思,但事實如此,他真的幫了葡萄牙不少、從果阿、澳門到帝汶島、乃至於葡屬非洲。
說起葡萄牙和英國的關係,那可說來話長了,從十八世紀初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葡萄牙追隨英國加入哈布斯堡陣營開始,葡萄牙就淪為了英國的附庸。。
葡萄牙經濟上受到英國控製,許多民族工業無法與英國競爭,依賴廉價的英國工業品,經濟上很大程度依靠葡萄酒、酒桶軟木、沙丁魚等初級產品的出口。
薩拉查本人也是舊時代的人,對經濟有一定的了解,大蕭條時期擔任財政部長,他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指導幹預,加強國家對關鍵產業、銀行、鐵路的控製與管理,對民族工業、農業進行保護,提高關稅,加強對農業產品價格的調控,保障糧食供應。
對外關係加強和德國、意大利的關係。不過艾倫威爾遜並不認為,薩拉查不是一個類似墨索裏尼這樣的人,這種舊時代的統治者,保守是身上的標簽, 類似我大清的那些君主。
其實類似大清那樣的領導人,在歐洲也很多, 東歐就有一群人執著於小農經濟, 原來克羅地亞的親德勢力, 就是一個代表,不算多麼奇怪。
薩拉查保護了葡萄牙的封建莊園, 強調合作,英屬印度獨立之前,甘地不就是這樣麼?想要讓獨立後的印度成為一個大農村。
很難想象、裏斯本是一個歐洲國家的首都, 不論是西歐的北約國家,還是東歐的華約國家,在一九六二年這個時間,都少有像是葡萄牙首都這麼破敗的地方,簡直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裏斯本百分之七十的住宅沒有電燈、百分之八十的人喝不上自來水, 百分之五十的人符合文盲的定義。目前葡萄牙的人均生活水平, 和東亞的某大國不分伯仲。
如果艾倫威爾遜沒有記錯的話, 果阿的情況看起來都更好一些, 至少葡萄牙是真的投錢了, 賣了不少鐵礦石給巴基斯坦。
“我們也正在改進!幾內亞灣的石油收入,被投入到了建設當中。”麵對著艾倫威爾遜擔憂的革命問題,卡埃塔諾也做出了解釋。
“希望如此, 如果和蘇聯對峙的不是德國、而是葡萄牙,我們真的會非常擔心。”艾倫威爾遜長出一口氣,所幸傳統上葡萄牙並不限製外資。
他都想要和妻子商量一下, 談談關於借助外資特權,對葡萄牙進行一番外在改革了。
薩拉查知道英國人來的目的, 所以他並不準備親自出麵, 讓卡埃塔諾接待艾倫威爾遜,明確一下英國人到底要做什麼。
從這一點上,就知道這位舊時代的統治者有多麼保守,幸虧艾倫威爾遜已經做好了功課, 本身和葡萄牙的海外利益不算陌生, 也能建立起來一定的信任感。
“相信薩拉查先生,應該知道英國的目的。”艾倫威爾遜也不廢話,直接挑明道,“回避問題並非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想要知道葡萄牙方麵的想法。”
“果阿已經在葡萄牙手裏四百年了,當時根本沒有一個叫印度的地方。”卡埃塔諾沉吟了一下也坦誠的道, “這讓薩拉查沒法接受。”
“其實葡萄牙還是不太信任英國吧?”艾倫威爾遜誠懇的試探,就見到卡埃塔諾點頭,表示有這方麵的原因,然後繼續道,“這也難怪,英國從前的離岸平衡,確實會給人留下這種印象。”
“威爾遜爵士,我們葡萄牙和英國有長久的盟友關係。”卡埃塔諾話說到半截,艾倫威爾遜伸手勸阻道,“英國的意思隻是做一下談的姿態,成不成功並不重要,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們特別了解印度人,這你總該相信吧。”
“嗯!”卡埃塔諾張了張嘴,鄭重的點頭,“難道你們發現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