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和美國溝通也正是時候,相信現在美國駐印度的大使館,也能看到首都新德裏的亂象,印度人如此恐慌,難道美國就無動於衷。
於情於理,美國都不會袖手旁觀的,如果英國有意給予印度一定的支持,美國一定樂見其成,關鍵是軍方是什麼態度。
很快蒙巴頓元帥都到達唐寧街十號,帶來了軍方的態度,英國三軍的專職統帥並非是支持女婿的主張,而是完全從國家利益著想,認為英國應該借由這一次的機會,展現一下對前殖民地的關愛。
“這個機會也很適合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海軍的光輝級航空母艦勝利號,長期停靠在珀斯。”蒙巴頓元帥建議道,“我們可以和澳大利亞方麵交流,共同行動,好處是可以彰顯是聯合行動,不讓我們英國顯得這麼突出。而且也可以拉近和澳大利亞的友誼。”
綜合了外交和軍方的專業意見,首相艾登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確實應該通過一次行動,來證明一下英國的地位,法國雖然在阿爾及利亞打了這麼多年,最終還是將反抗力量鎮壓,我們也需要一次行動來起到同樣的效果。”
“首相說得對!”拉博·巴特勒第一個表達讚同,就好像在另外一個時空當中,堅決支持艾登發起蘇伊士運河戰爭一樣。
拯救印度,一下子成了英國輿論的主流,被各大報刊帶上了輿論熱點。事實上印度的事情本來就是英國媒體長期關注的熱點,隻是前段時間被古巴導彈危機搶戲了,現在隻不過是重回大眾視野。
在製造輿論的同時,拉博·巴特勒對外宣稱了英國政府的態度,簡單來說就是我大英絕對不會置之不理,會動用一切力量馳援印度,以達到終止戰爭的目的,但香江自由中轉港的地位不能抹殺……
此時的印度,終於在時隔十多你之後,再次享受到了爸爸的愛。尼赫魯已經沒有拒絕的本錢,所能說的,就是國際社會站在印度這一邊。
一天之後,澳大利亞政府給予了回應,將會派出光輝級航空母艦和英國皇家海軍一起行動,兩國將組建聯合艦隊支持印度。
在英國外交部的正式公告當中,艾倫威爾遜將此舉解釋為,英國要製止戰爭繼續的舉動,而非是拉偏架,“我們希望的戰爭結束,和平重新降臨人間,這才是英國的目的。”
在英國外交部采用中性措辭降溫的時候,軍方則宣布調集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兩艘鷹級航空母艦,兩艘半人馬級航空母艦、三艘巡洋艦,八艘勇敢級驅逐艦、四艘武器級驅逐艦、連同無畏號核潛艇和八艘常規潛艇組成的龐大艦隊,前往東非讓駐非英軍登船。
“如果尼赫魯總理不反對的話,英國海軍陸戰隊屆時將在孟買登陸。保證印度安全。”
大英帝國一如一個月之前的美國海軍,以皇家海軍的集結,作為馳援印度的主力。
這一支擁有近百艘戰艦的海軍開始集結,讓其他國家深感恐怖如斯,仿佛日不落帝國回來了,老牌帝國主義不可戰勝。
“現在不少人都議論紛紛。”一臉安逸的瑪格麗特公主靠在姐夫的懷中,這個溫暖的懷抱讓她非常留戀,“軍方弄出來的動靜挺大,真的要打仗?”
“怎麼可能!海軍先去東非,等著駐非英軍集結上船就要一個月,這還沒算上從東非在去次大陸的航程,東非駐軍離開營地不要時間麼?航行不要時間麼?路上在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一點時間也正常。”
抱著小姨子嬌軀的艾倫威爾遜解釋道,“這樣不是給了別人時間了麼?到時候我們拿到了國際聲望,彼此都有美好的未來。”
“原來隻是說要支援印度,並不是真去。”瑪格麗特公主白了一眼姐夫,“那為什麼擺出要大動幹戈的樣子?還不如什麼都不做。”
“你懂什麼,英國當然適合保守態度看待國際事務,可也不能總是沒反應。”艾倫威爾遜糾正小姨子的看法,“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為人們成功運用著,遇有攻擊便把屁股偎依著牆壁,讓你抓不著尾巴,終於把它無可奈何,弄不好尖牙利齒給你一口,咬住了就不放。”
“沒什麼風險的事情,過了這一關拿到國際威望,英國在繼續蟄伏更好。”
“常務次長高見!”小姨子笑嘻嘻的恭維道,隨後輕聲低語,“帕梅拉不在,我可要替她照顧你,但我是公主,你先給我正正骨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