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布魯克點了點頭,還是嚴肅的提醒道,“艾倫,你可能是對你本身的判斷很有自信,但現在你還沒有上任內閣秘書長,在這麼一個時間提出這種建議,如果預測正確自然是獲益巨大,但如果事情沒有這麼演變,風險也是巨大的。”
“今年的事情很多,似乎世界正在朝著不穩定旳方向發展,還是要謹慎一些。”
“我知道了,諾曼爵士。”艾倫威爾遜也知道諾曼·布魯克,完全是一副好意。
但他覺得就算是曆史有所差別,拉扯出來兩個月的多餘時間足夠讓戰爭結束了。
他還是堅定早先的判斷,那就是古巴導彈危機對國際局勢的衝擊,不如幾十年後的烏克蘭戰爭大,對歐洲而言尤其如此。
更別提在一片荒涼之地的戰爭了,除了作戰雙方上心,又有誰真的對一片蠻荒之地感興趣。
烏克蘭戰爭對歐洲而言就完全不同了,如果美國的目的僅僅是製造美元回流,賣了烏克蘭還好些,說不定問題不大,就怕美國有別的目的。
就在於到底是怎麼收割歐洲,收割流動資金的話,哪怕就是萬億規模的資金逃到美國,真能解決美國的債務問題麼,那可是三十萬億美元的債務,萬億規模的資金能頂多長時間?
艾倫威爾遜如果是美國總統的話,他肯定不會隻惦記這筆錢,錢是會被花光的,以美國的債務來說,花的還是相當快。但如果能夠摧毀歐洲各國的產業的話,那才是大收獲。
美國有波音、歐洲有空客、美國有特斯拉、歐洲有奔馳寶馬。
在很多產業上,歐洲還是能夠和美國競爭的,如果歐洲這個不能自給能源的工業地區,因為通貨膨脹爆表,陷入經濟危機當中,這些產業全部崩盤,美國的重要產業就沒有競爭對手了。。
反正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的實力遠不如蘇聯,就算是歐洲向拉美化邁進也沒什麼。
屆時美國控製或者摧毀了歐洲的高端產業,美國在高端產業上就不存在競爭對手了。處在唯一的賣方市場之下,美國的問題才會解決,這遠遠比割一波韭菜重要的多。
如果這個設想成立的話,歐洲自然是會倒大黴,大部分歐洲國家的生活水平會直逼拉美,少數類似德法的國家,也會出現經濟衰退。
其實歐洲和美國還不一樣,美國在經濟上已經把歐洲甩開了,但美國的底層不如歐洲過得好,畢竟美國真不把底層人口看得重,
一旦歐洲的高端產業被摧毀,歐洲也是無法維持讓底層體麵的福利體係的。之後的歐洲會變成全方位落後美國一截的地方。
要是出現這種結果,英國也隻是暫時沒事,要是歐洲開始拉美化,隻有一條海峽之隔的英國會不受到影響麼,就算是暫時沒事,以後也注定會完蛋的。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咪咪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mimiread.】
英國會因為印度在這場戰爭丟人現眼感到抱歉麼?不會,所以美國對搞亂歐洲也不會有心理負擔,道理就是這麼的簡單,不但不會有心理負擔,艾倫威爾遜還準備對印度踩上一腳呢。
“截止到目前,美國和我們英國都表達了對印度的支持,至於蘇聯方麵,則表達了中立的態度。”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分析道,“蘇聯人這種表態會產生一個後果。”
“什麼後果?”諾曼·布魯克有些疑問,在他看來這樣的表現很正常。
“蘇聯的盟友會認為,忠誠的不絕對就是絕對的不忠誠。蘇聯應該全力支持本陣營的國家才對。”艾倫威爾遜雙手一攤笑眯眯的道。
“蘇聯集團的國家還敢反對蘇聯?”諾曼·布魯克不太相信。
“敢!”艾倫威爾遜鄭重點頭,“一個陣營的二號國家,膽子往往比較大。北約當中還有不太聽話的法國呢,這都屬於是常態。”
提到法國,諾曼·布魯克立刻就認可了這個判斷,“法國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大家一起戰勝蘇聯,有矛盾可以以後再說。”
艾倫威爾遜一挑眉,他可不同意這種說法,為了英國的國際地位蘇聯還是好好活著比較好。不然狙擊英鎊、搞亂歐洲這些事,蘇聯不在,美國可就要放飛自我了。
在地理上英吉利海峽並非不可逾越,英國可別以為有這麼一條海峽,就能隔絕混亂的歐洲帶來的負麵作用。
他覺得當前歐洲的局勢就挺好,法國這個自認為是歐洲魁首的國家鬧一鬧,英國更好和美國談,真把蘇聯弄死了,對大家都沒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