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1 / 2)

最新網址:.x23us.us 自由軍官組織,經過了幾次失敗之後,越發的像是穆兄會那種組織模式看齊了。很多阿拉伯國家都知道這個組織存在,甚至認為是蘇聯支持的組織。

是不是真的被蘇聯支持倒是不重要,英國人認為是,並且散播了這方麵的輿論。

說的還有鼻子有眼的,自由軍官組織就是中東的親蘇大本營敘利亞培訓出來的。

以此可以向阿拉伯的反動封建勢力證明, 蘇聯人真的來吊你們路燈了,這個世界蘇聯要弄死你們,美國也不可信,隻有同為君主國家的英國,才是你們可靠的依靠。

無獨有偶,艾倫威爾遜還正在和迪克遜談論英國在中東的政策,“我們在中東的政策有兩點, 底線是不能讓埃及成為反英國家,明確了這一點之後,就是穩固在科威特、阿聯酋、阿曼的存在感,這些小酋長資源豐厚,控製起來也容易,而實力不錯的約旦、伊拉克,我們采取合作關係,視為和埃及王國一樣的地區大國待遇。”

當前英國在也門撤離,就是將在亞丁的英國軍隊撤到波斯灣,中東聯合作戰司令部放在巴林、波斯灣專員公署放在卡塔爾、在科威特、阿曼設立基地,完成英國在波斯灣的兵力布置。

在這種收縮下,也門的重要性大打折扣,索科特拉島被選定為對也門離岸平衡之地。

那麼在蘇伊士運河以東,英國的布置就變成了、中東和遠東聯合司令部、前者在卡塔爾、後者在新加坡、來維係英國的世界影響力。

過了蘇伊士運河, 還在英國控製或者部分影響的地方、分別是亞丁、以卡塔爾為核心的波斯灣基地、和葡萄牙共同經營的果阿、英屬馬來亞以及香港。

迪克遜表示毫無異議, 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也認為這種布置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英國的傳統影響力, 有中東這個能源基地、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市場,盡量維持局麵就是對英國最有利的選擇。

“大臣這麼認為,真是令人欣慰。”艾倫威爾遜笑嗬嗬的點頭,隨後詢問道,“一年兩次的歐共體外長會議召開了,關於對日本彙率操縱的事,要盡量和成員國達成一致。必要的話,先放德國人一馬。最重要的是爭取法國人的諒解態度。”

“秘書長,法國控製的阿爾及利亞?”迪克遜壓低聲音,自從法國控製阿爾及利亞之後,事情變得複雜了,那算不算本土?

“我們和法國人可以談談交換條件,如果法國人認為阿爾及利亞應該有法國本土的待遇,那麼必須承認馬來亞和羅德西亞王室領地、和阿爾及利亞具有同等地位。不過這還不適合公開,最好是等到荷蘭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獨立之後,才適合在歐共體談論這件事。當前我們的爭取目標,就是在私下場合互相諒解。”

這不僅僅是英法兩國的事情,要算殖民地的話,還有葡萄牙和荷蘭呢?難道也給這兩個國家同等待遇?兩國國家控製歐共體就夠煩了,再加上兩個?

所以阿爾及利亞問題,比較適合倫敦和巴黎在私下達成共識,而不是拿到台上討論。

艾倫威爾遜相信,法國人也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出現,葡萄牙和荷蘭何德何能能夠和英法兩國有平起平坐的待遇?

為羅德西亞和馬來亞爭取,不代表也要為其他還沒獨立的殖民地也爭取。艾倫威爾遜是真把馬來亞當成本土建設的,他對不起其他地方,但對馬來亞絕對夠意思。

現如今大英帝國的半條命在馬來亞,這個說辭一點都不過分,馬來亞已經脫離了英國一手建立的殖民地體係,比從前的英屬印度地位都要高。

從前的大英帝國,除了英國本土有工業能力能打能抗之外,其他殖民地都是原材料來源地,沒事的時候殖民地就是被收割的地方,但要有事,就等著本土去救援。

英屬印度當初也不過是一個肉盾罷了,現在的馬來亞幾乎成了利益共同體。別以為到了這步馬來亞就沒有一點責任,真出事了,當地必須和英國共同去砍人。

英國認為重要的事,想一想就隻有這兩件了,指控日本彙率操縱,以日本封閉本土市場的同等關稅進行反製,然後和法國暗中談談互相確認利益的問題。

迪克遜張了張嘴顯然覺得還有別的事,艾倫威爾遜歪著頭詢問,“怎麼了?”

“愛爾蘭有聲音要加入歐共體。”迪克遜小心翼翼的道,“隻是有聲音。”

“那就當沒有聲音,他們的聲音無關緊要,不過既然知道了。”艾倫威爾遜說到這沉吟一下,“就說有領土爭端的國家,不適合加入歐共體。我們不要說,找一個國家說,我們和薩拉查的關係不錯,讓葡萄牙人替我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