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2 / 2)

在非洲的雇傭兵界,阿爾及利亞長期和俄羅斯在非洲的雇傭軍配合,相反摩洛哥一直和西歐保持的良好的關係。兩國因為邊界問題一直明爭暗鬥,阿爾及利亞和俄羅斯交好,摩洛哥就親法。

摩洛哥有一種大摩洛哥主義在蔓延,在摩洛哥,無論官方與非官方都有對這些地區有領土主張的聲音。他們認為早在殖民時代,同為西班牙在非洲的飛地,這些地區都在摩洛哥某種形式的主權範圍之下。

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爆發,摩洛哥攻占了阿爾及利亞西部的廷杜夫和貝沙爾,並聲稱其為摩洛哥領土,當然在這個時空,因為法國取得了鎮壓阿爾及利亞的勝利,摩洛哥又把這些土地吐出來了。

以上還不是摩洛哥全部領土主張,大摩洛哥主義的支持者認為,整個毛裏塔尼亞超過一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都應該是摩洛哥的一部分。按照這種看法,摩洛哥認為應該是自己領土的麵積超過阿爾及利亞的總麵積,有兩百多萬平方公裏。

摩洛哥在殖民時代之前是北非強權,還曾經幹掉過葡萄牙遠征非洲的國王,而阿爾及利亞隻不過是一些邊緣角落,要不是被法國殖民了,根本無法和摩洛哥相提並論,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時期,摩洛哥認定法國最終會放棄,首先襲擊了處在戰爭中的阿爾及利亞。

而在這個法國維持住了統治阿爾及利亞的世界,摩洛哥王國不得不為自己的冒險付出代價。

不同於前世阿爾及利亞親蘇,摩洛哥親歐,現在摩洛哥必須要對法國抱有警惕之心,有這個條件,就成了英國資本在摩洛哥蓬勃發展的機會。

剛剛成為國王的穆萊·哈桑二世,就是麵對這樣的情況,一方麵選擇了英國作為平衡法國勢力,一方麵因為宗教關係,要拓展和阿拉伯世界的友誼,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一次法魯克一世的葬禮,他就親自過來了。

艾倫威爾遜對此自然是樂見其成,占領非洲的市場,有葡萄牙幫襯,加上摩洛哥就更好了。這也是為了妻子的產業添磚加瓦,他自然是沒說的。

隨後幾天,伊拉克、沙特、約旦、以及包括一些小酋長國在內的阿曼,甚至遙遠的巴基斯坦,各國的親王、特使紛紛抵達埃及。艾倫威爾遜動用了英國的軟實力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才算是稍稍鬆了一口氣。

這麼多國家的親王大使都在,現在有人先要趁著埃及國王病故的空缺找事,是不明智的。

“巴迪亞公主,阿拉伯世界的團結真是令人讚歎。”見到老朋友出現,艾倫威爾遜笑嗬嗬的打招呼,“許久不見,公主殿下越發光彩照人了。”

“爵士就是靠這張嘴,把帕梅拉哄得這麼開心的吧。”巴迪亞公主倒也不見外,和艾倫威爾遜閑聊起來,期間也有一些關於擔憂自由軍官組織壯大的擔心,這也是眾多軍主國的同樣關心。

“是也不是,英國關心阿拉伯君主們的安危是真的。”艾倫威爾遜笑笑,“和平來之不易,更要讓我們珍惜,出現也門王室那樣的結果,是所有人都不願意見到的,但這種威脅確實存在,不是麼?”

艾倫威爾遜還見到了,沙特親王,全名哈立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親王,闡述了關於英國和沙特的關係發展。法魯克一世的葬禮,可給他忙壞了,周旋於各國特使之間,頭巾都因為出汗出現了濕漬。

法魯克一世的葬禮,確實如同艾倫威爾遜的預測,辦得非常莊重肅穆,有幾十個國家的國王、親王、特使、部長和大臣出席。滿足了埃及人對埃及是阿拉伯世界領導者的憧憬。

這些來賓都對法魯克一世的功績進行了高度評價,從經濟建設、到給予底層民眾的大餅補貼,世紀工程阿斯旺大壩的建立。

當然也有提及蘇伊士運河控製權的,這是敘利亞特使的話,這話讓艾倫威爾遜十分的不開心。

但氣氛已經烘托到這了,他不說話也不合適,隻能把丟在地上踩上一萬隻腳的契約精神撿起來,談及了蘇伊士運河對歐洲國家的重要性,“我們都明白,蘇伊士運河對埃及意味著什麼,我希望埃及政府承諾,蘇伊士運河的中立性,絕對不能被用來傷害歐洲。在這個前提下,多可以談,沒什麼不能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