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趁著美國在東南亞打仗,法國才有鬧得空間,要是英國和法國一起鬧,沒準美國人權衡一下直接不打了,先回頭把內部的兩個刺頭擺平。
法國到時候怎麼辦?能頂住美國的反撲麼?所以說英國不和法國人站在一起,相反還站在美國一邊,同樣也是在抗美。艾倫威爾遜覺得,明顯越南戰爭還是比法國的擠兌黃金更能夠讓美國受到傷害,法國就一個遊而不擊,人家越南才是抗美主力。
越南戰爭能讓美國社會風氣都掉頭向下,法國能做的到麼?不能,英國又沒有真的針對法國,隻不過是罵兩句而已。
在蘇聯商品展會開幕之前,艾倫威爾遜還有兩個會議要開,是和英國儲備糧委員會的兩個部門分別商討工作,第一天的工作會議主題是,加強保障英國糧食的安全,第二天的會議核心是,銷毀糧食的若幹辦法。
其中一個部門是負責儲備糧食的,另外一個部門是負責銷毀糧食的。兩個部門都很重要,糧食畢竟是有保質期的,過期糧食的處理工作?
比如說印度正在爆發旱災,英國作為前宗主國,應該進行適當的援助。印度的主食是水稻,但不代表就不吃小麥。
把新鮮的儲備留給自己,過期或者即將過期的糧食投放給需要的國家,就是這兩場會議的核心。這不算道德低下,一群臭要飯的還跳上了?給他們就不錯了,在比比叨英國就拿這些糧食煉製乙醇。
糧食這個東西宏觀上來講,全世界並不缺,但就和所有東西一樣,有人有有人沒有,糧食當然也不例外。所以理論上現代社會不缺乏糧食,但不管是哪一年,全世界都有很多人吃不上飯。
“這一次的蘇聯商品展會,所有商品都要買下來。”在蘇聯商品展會之前,去蘇黎世的帕梅拉蒙巴頓回到倫敦,夫妻二人一起散步的時候,發生了這一次的對話。
“所有麼,倒也不是買不起,不過要多找幾個代理人,不然可能會引起懷疑。”帕梅拉蒙巴頓倒是沒有深問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什麼內閣秘書長,手下的幾十萬公務員,還沒我妻子起到的作用大。”艾倫威爾遜馬上不吝讚美之詞。
這麼幹自然是為了,判斷蘇聯的工業水平到底在哪,做到心裏有一個低,然後才好說服首相對蘇聯發展經貿關係。
蘇聯體製的國家並非是完美無缺,計劃經濟嘛,每出產的產品都是有目的的,不用像是自由世界這邊要考慮銷路,那就造成一個問題,企業也不會進行很冒險的新技術應用,蘇聯很多產品就是證明了我能做,但要說做得很好麼?不能說沒有這樣的產品,但大多數肯定不是。
艾倫威爾遜這麼判斷也不全對,蘇聯這麼強大的國家,肯定有些產品是很有競爭力的。後世美國驗證超音速客機的標杆是蘇聯的圖144,不是英法的協和。使用的垂直起降技術是受到了雅克141的啟發,而不是英國的鷂式戰鬥機。
後世在研究可控核聚變上投入最大精力的是某大國,但第一個提出可控核聚變並且開始製造的是一九五四年的蘇聯,名為托卡馬克裝置。
英國為這一次蘇聯商品展會可謂是拿出了很大的誠意,算是對推動緩和和改革的蘇聯是一個利好,在和莫斯科方麵進行溝通之後,對方立刻表示很重視這一次的展會,一定會拿出來最好的商品參展。
這一點可能不得不誇獎一下現首相哈羅德威爾遜了,這位工黨的首相上台,讓蘇聯對英國抱有了一些期待,自然對這一次的展會極為重視。
就在美軍指揮韓軍和南越軍進行掃蕩作戰的同時,這一次在倫敦的蘇聯商品展會開幕了,無數便衣跟著參觀市民來到會場,很多人都會鐵幕另外一邊的人們平時使用什麼商品都感到非常好奇。
蘇聯人也樂於展示這些,說不定還會想起來多年前的莫斯科廚房辯論,這也正中艾倫威爾遜的下懷,他很想知道蘇聯的技術處在什麼階段。
這些展品他會讓妻子都買下來,隨後就是尋找西歐這邊的同類產品進行對比。到時候會做成報告交給首相,用以判斷和蘇聯做生意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