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1 / 2)

而這個時候,艾倫威爾遜還在等著法共和法國社會黨這些黨派下場,這兩個黨派不表態,戴高樂也不好甩鍋啊。

“法國總理蓬皮杜,這個人不一定是站在戴高樂一邊。”艾倫威爾遜對著布雷斯特道,“他沒準就是戴高樂身邊的奸細,這也不重要,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肯定是歐洲合眾國的支持者,對我們是不利的。”

戰後法國決意避免選擇兩大集團中的任何一方,而找出另一條路來。當然,很多法國的左派分子要堅決反對以美國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陣營的霸權政策,然而拒絕與蘇聯完全站在同一立場上也並不算消極。

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宣揚自己這種政治態度,從而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達到使法國避免走上歧途的目的。

艾倫威爾遜了解這種情緒,法國人嘛,特立獨行。這個世界上曾經出現倡議對美國進行製裁的事,總共有兩次。一次是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阿拉伯國家針對西方的製裁,包括了美國在內都受到了影響。

而另外一次不是戰略定力的某大國,也不是一言不合就亮肌肉的俄羅斯,而是法國提出的,要因為美國推翻伊拉克政權在聯合國倡議對美國進行製裁,當然以法國的國力,對上美國自然是得不到好處,除了阿爾斯通被強硬收走之外,還留下了一地乳法笑話。

法國反美的時候,其他國家都在裝死,而另外兩個國家被美國針對的時候,歐洲也在裝死,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不以人的意誌轉移。

巴黎五十萬市民走上街頭,標誌著法國總理蓬皮杜對戴高樂的保證,不過是在糊弄這個年事已高的將軍。巴黎市人聲鼎沸,戴高樂才預感到事態已經嚴重了,示威大軍從共和國廣場浩浩蕩蕩走向丹費爾特—羅歇路廣場。

全國的示威工人都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南方飛機公司工人占領了工廠,扣押了他們的老板,組織了一個行動委員會,並且到鄰近的工廠和工作場所號召其他工人加入他們。

這隻是一個開始,交通丶醫院丶學校丶郵局丶造船廠丶劇院等等行業都加入進來。

“親愛的,現在是時候了。我不懂金融,但是我覺得在這種蔓延全國的罷工浪潮下,對你的金融進攻是一個好機會。”艾倫威爾遜這回公器私用了一把,在白廳往家裏打電話,告知妻子他稱呼的時機已經到來。

這些銀行家怎麼操縱,他一個門外漢自然是沒有什麼指導意見,一切交給專業的人士來操作。

“你看我們的吧。”帕梅拉蒙巴頓捂著話筒,聲音中隱含著興奮,她就等著這一天呢。

在法國陷入全國罷工的關鍵時刻,英國金融集團找到了一九六七年法國做空英鎊的反擊機會,這不僅僅是為了英國報仇,還要彰顯英美特殊關係,為三年來法國擠兌的幾千噸黃金要一個說法。

隨後艾倫威爾遜便去首相辦公室彙報情況,也可以說是潑髒水,“法國的局勢已經出現了無政府趨勢,不管這一次的鬧劇結果如何,法國人都將會損失慘重。”

“我相信損失慘重這個判斷,艾倫,尤其是有你的妻子在的情況下。”哈羅德威爾遜一副我都懂的表情,政治秘書瑪利亞·法肯德衝著艾倫威爾遜點頭,然後離開了首相辦公室。

話都說到這裏了,艾倫威爾遜怎麼可能還不明白,笑著回答道,“金融方麵的事情我不懂,銀行家自己做出的決定,作為政府的一員,我本人不方便過問,不過,英鎊的堅挺程度,可能和這一次愛國銀行家的行動息息相關。英鎊不能總是遭到攻擊而不反擊,不是麼?首相。”

哈羅德威爾遜也明白這一點,英鎊問題是各界政府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他本人也是以蘇黎世的地精被選民知道的。

曆史上,捍衛英鎊兌美元的行動失敗導致的英鎊危機,曾使得時任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和約翰·梅傑相繼下台,也險些終結了丘吉爾的政治生涯。關鍵是要英國國債的收益率通常高於美國國債。這使把錢放在英國更具吸引力,有助於保護英鎊。

有越南戰爭的因素,美國超發了大量的美元,英國置身事外,目前看起來並沒有問題,但暫時沒事不代表永遠沒事,還是在關鍵時刻要亮劍才行。

對法國出刀隻是開始,必要的時候英國也可以對美國出刀,要知道一個基本事實,倫敦是歐洲美元的中心,戰後英國采取不問出處、稅收優惠等一係列手段,試圖把歐洲美元吸引到倫敦,形成美國之外世界最大的美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