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2 / 2)

“英國是應進入孟加拉,維護孟加拉當地的穩定。”外交大臣帕特裏克麵對著蜂擁而來的媒體人,斬釘截鐵的回答,“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但戰爭帶來的傷痛遠遠沒有停止,英聯邦許多國家都希望英國能夠幫助可憐的孟加拉人,恢複和平以及繁榮。”

在外交大臣帕特裏克大放厥詞的同時,外交部正在對涉及的利益相關一一回複,對某大國說,“英國的介入有利於南亞局勢的平衡,防止印度吞並孟加拉,這對你們同樣是有利的。”

對蘇聯的回複則表示,“英國無意挑起事端,不然在孟加拉灣對峙的時候,就和美國特混艦隊一起出動了。此時的行動純粹是抱著和平的目的。”

對美國的回答強調了英美特殊關係,剩下的內容和對某大國說的話差不多。

至於對巴基斯坦則是例行告知,該說的話已經通過高級專員和好大兒都轉達清楚了。

對於印度,英國則高喊人權高於主權,保證孟加拉的獨立性,同時從實力地位出發,提醒印度違反了印度獨立和英國簽訂的協議,既印度的進出口必須以英鎊來計算,盧布兌盧比的行為,破壞了兩國傳統關係。

艾倫威爾遜把電視關掉,拿著大衛發回來的電報,“你的好兒子馬上回來,還在電報裏麵問我去沒去過達卡,好嘛,看來我這個英屬印度官員,還要接受自己兒子的專業評測?”

“他就是問問,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知道兒子即將回國,費雯麗也不和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鬧脾氣了,委屈的小聲嘀咕,“你也應該和我說一下,南亞在打仗,你就讓他這麼過去,好像不是你兒子一樣。”

“為了國家利益奔波,難道很委屈麼?”艾倫威爾遜冷著臉,直接驕傲的挺起胸膛道,“如果有一天大英帝國需要我犧牲,我也……唔!”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宣言,直接被大英國寶的手掌捂了回去。

電視隨後插播了一條重要新聞,“駐巴基斯坦高級專員和巴基斯坦總統阿裏布托商談了關於孟加拉問題,經過高級專員的坦誠溝通,阿裏布托總統宣布釋放人民聯盟領導人拉赫曼。下麵是拉赫曼的聲明。”

“新生的孟加拉將會是一個繁榮和平的國家,我們十分注重英國的感受,孟加拉也需要英國的幫助,引領我們從泥潭當中走出……”

拉赫曼的照本宣科,通過英國的輿論傳遍了世界各地,同時也是給達卡外海的皇家海軍,這一次行動的最好注解。

這一次皇家海軍出動,就是在下山摘桃子,其實大家心裏都一清二楚,美國懂、某大國懂、蘇聯也懂,更別提是兩個當事國巴基斯坦和印度,但是大家懂歸懂,但也必須承認這一次稍縱即逝的機會被英國抓住了,出刀的時候幹淨利落。

就連英迪拉甘地在總理府都要砸東西泄憤,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平時裝死的殖民宗主國,忽然暴起出刀又給印度上了一課。

不到二十個小時之後,來自馬來亞的英國艦隊在吉大港靠岸,手持著米字旗的海軍陸戰隊、以及華人馬來人的部隊,讓米字旗重新出現在了南亞。

英國軍隊登陸用了很長時間,畢竟吉大港的狀況並不好,之前遭到了印度交戰的摧殘,在英國登陸部隊踏上這塊熟悉的土地之時,一些,孟加拉人躲在遠處目視著這一切,早已經準備好了糖果的登陸士兵,好好體驗了一把軍民魚水情。

印度本身就不比孟加拉富多少,自己都要靠著蘇聯惠呢,怎麼可能反過來惠孟加拉?不在孟加拉偷東西就不錯了,英國可不同,更何況馬來亞的製糖產業是一個支柱產業,撒一些糖果根本不是問題。

哈羅德威爾遜在下議院的質詢當中,堅定的承諾,“英國一定會保證孟加拉國的獨立和完整,將這個受到了戰後最大戰爭波及的國家,從泥潭當中拉出來,這是大英帝國應該具備的領導力。”

下議院掌聲雷動,就連保守黨也沒有在這個時候起毛紮刺,他們也承認,這一次的操作堪稱漂亮,威爾遜首相做的不錯。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知道吧?”已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艾倫威爾遜看著BBC,在夢露麵前把一切功勞都歸於自己身上。

可能現在印度的心情最為複雜,但是這又能怎麼樣呢?怎麼不把維克蘭特號航母拉出來,和皇家海軍幹一架呢。既然不敢,就什麼都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