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2 / 2)

二十多歲就可能做上校,除了謝米恰斯內那種怪物之外,正常人中應該是很少見。

好大兒的仕途一帆風順,艾倫威爾遜一個資深官僚當然心裏高興,雖然身處敵國,那也是自己的兒子。再說那可是蘇聯啊,世界兩強之一。

進入七十年代之後,蘇聯早已經是貨真價實的世界霸主了,從古巴導彈危機之後蘇聯就已經被美國認可了,要是美國非要讓石油漲價把超發的美元消化,蘇聯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蘇聯的國力是不需要被懷疑的,雖然很多指標上前後矛盾,比如說按照二十一世紀美國的不知道什麼數據支撐的標準計算,蘇聯的國力隻有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這顯然十分扯淡。

不到美國三分之一的國力,能讓美國在七八十年代狼狽不堪?要麼數據是錯的,要麼美國的貪汙已經吃掉了國力的三分之二。

一般認為蘇聯的國力是美國的七成,加上天然的陸權霸主國土,輻射力能和美國拚一個半斤八兩。但在石油危機之後,蘇聯的財政收入曾經達到過美國的百分之九十,要是按照財政收入來計算,蘇聯的國力還要往上算。

艾倫威爾遜還是比較相信七成論,百分之九十的財政收入肯定和石油危機之後,石油收入的上漲有關,屬於外力不是蘇聯自己的能力。

阿列克謝耶夫眼瞅著,眼前的英國官僚階級代言人眉頭舒展,臉上出現了名為自豪感的東西,嘴角不由得抽動,無奈的開口,“爵士找我有什麼事情?以你和我的身份來說,其實不應該見麵。”

“我又沒有把你是克格勃的事情宣揚出去。”艾倫威爾遜吧唧吧唧嘴,很想要嚴肅一點,但臉上的自豪感還是揮之不去。

這讓立誌於嗅出並鏟除叛徒的肅反工作者如坐針氈,難道老父親已經無聊到了找他聊家常的地步?

正想要開口說些什麼,艾倫威爾遜提出了一個問題,“假如再次爆發中東戰爭,蘇聯會支持哪一方?”

“我猜測是支持阿拉伯國家,以色列這個國家有什麼呢?在金融業有不小影響力,但蘇聯的體製並不看重這些東西。”

“呃?嗯,差不多吧。”阿列克謝耶夫嘎巴嘎巴嘴半天,還是點頭道,“正常國家就算不支持阿拉伯國家,也不會站在阿拉伯世界的對立麵吧?”

艾倫威爾遜點頭,事實上大概是相同時間段的第四次中東戰爭,還真沒有支持以色列的國家,除了美國。歐洲國家包括已經殖民地丟幹淨的英法,也曾經在占據不利的時候接到了以色列的求援,但毫無例外都拒絕了。

所以石油危機爆發的原因就很沒有道理,歐洲國家明明是中立的,卻被沙特阿拉伯一個石油禁運號召,成了和美國同等地位的國家。

這就離譜,明明歐洲沒有對以色列的求援表態,怎麼就被石油大棒敲頭了?雖然歐美都被禁運了,特麼明顯是本土不缺重要資源的美國,受到的影響比啥都沒有的歐洲小。能源不能自給的歐洲國家,明顯沒有美國有抵抗力。

歐洲因為能源不能自給,被美國捏了不止一次,幾十年後還要含淚支持烏克蘭,往自己身上捅刀嚇唬俄羅斯。

“爆發戰爭,你認為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誰能贏?如果蘇聯站在阿拉伯一邊,怎麼保證最終的勝利?你想過這個問題麼?”艾倫威爾遜再次發問,“你覺得坦克對坦克、飛機對飛機,阿拉伯國家能打過以色列麼?”

“應該問題不大。”這個世界又沒有爆發好幾次中東戰爭,阿列克謝耶夫哪知道阿拉伯國家刷新過下限。

“我要是像你這麼樂觀就好了。一旦爆發中東戰爭,英國是輸不起的,因為英國的影響力集中在阿拉伯世界,而不是在以色列,以色列是親美國家,美國的猶太人好幾百萬。”艾倫威爾遜歎了一口氣,然後告知了好大兒,美國剛剛給了以色列四個戰鬥機中隊的事,美國現役的F4戰鬥機。

“這就能證明以色列會開戰麼?”阿列克謝耶夫心中苦笑,他就是搞情報的,軍援一些戰鬥機就要開戰,是不是太草率了。

“你對貨幣問題沒有認識,我不怪你,畢竟這是蘇聯的短板。”艾倫威爾遜一副老父親的望子成龍口吻,“資本主義也是有值得的學習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