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1 / 2)

“就像是你說的,爵士,基辛格可能會憑空製造話題指責我們。”外交大臣帕特裏克臉色嚴肅,表明他很鄭重地對待基辛格的來訪,“比如指責我們對蘇聯的綏靖,當然我們都明白,這是美國和蘇聯的問題。”

“關於這件事,我們可以主動進攻,表示尼克鬆訪華這件事,並沒有得到自由世界的廣泛認可。我們之所以建交,是照顧美國的威信。既然美國現在主打緩和,那麼對同樣體製的蘇聯激烈對抗,是無法說服大多數盟國的,加上一句,尤其是法國。”

艾倫威爾遜指點外交大臣,不妨主動禍水東引,這件事一定有奇效,“想一想尼克鬆訪華本就是基辛格極力促成的,他絕對不會坐視自己的政治遺產被廢棄,所以一定會在這個問題上給出充足的解釋,我們就以此為突破口。”

當然了,外事不決某大國,內事不決法蘭西,法蘭西和某大國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為法國就在歐洲。

現在的法國肯定比艾倫威爾遜記憶中的法國強的多的多,本土加上阿爾及利亞三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在那擺著,分量是絕對足夠的。

羅馬帝國的麵積也就六百萬平方公裏,現在法國就有三百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就算無法和羅馬帝國相比,也是西羅馬帝國的體量,這樣的國家是能無視的麼?

當然阿爾及利亞仍然時不時的就出現不穩的跡象,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誰敢說北非的領土就不重要?知道為什麼羅馬帝國會東西分治麼?而不是選擇更加容易的南北分治?原因就是一旦失去了地中海南岸,羅馬帝國的北部根本無法自給自足,這樣羅馬帝國一定會蠻族化,並且北方會跨海進攻南方。

東西分治是羅馬帝國照顧平衡的分治方式,文明早期,地中海南岸遠比北方更加發達,如果外交大臣帕特裏克有時間的話,甚至可以在對話的時候教一教基辛格曆史,表明英國是平衡法國的重要存在,血濃於水,關鍵時刻還是要說英語的站在一起。

經過一番突擊甩鍋培訓,外交大臣帕特裏克也對即將到來的見麵信心滿滿,基辛格的專機在倫敦機場降落,開啟了這一次的歐洲之行。

準備就中東戰爭,金融和能源上的合作,甚至國際大局勢和英國進行溝通,此時此刻,美國比什麼時候都需要英國的支持,在世人麵前彰顯英美特殊關係,基辛格一定能達成目的,英國的地中海艦隊不是剛剛才到達遠東,彰顯英美特殊關係麼。

在基辛格訪問倫敦的同時,因為不願意透漏姓名的消息人士起到作用,這個消息也馬上被阿拉伯世界所知曉,現在是信息化的時代,阿拉伯聯盟一方得到消息是非常正常的。

與此同時,帕梅拉蒙巴頓也在迎接一個客人的訪問,小納爾遜洛克菲勒,他是納爾遜洛克菲勒的兒子,這一次以私人名義來到英國,和英國最具實力的企業家,帕梅拉蒙巴頓商談廣泛合作的事。

“尊敬的蒙巴頓總裁,可能有些不合時宜,我父親馬上就是美國總統了,尼克鬆很可能無法度過這一次的風波。”小納爾遜在見麵後不久,便向帕梅拉蒙巴頓透漏了父親的決定,準備將其天賦帶到漂亮的白宮。

“哦,那真是一個好消息。不過我想白……內閣更加感興趣這件事,納爾遜先生可能搞錯了什麼,我對政治並不熱衷。”帕梅拉蒙巴頓端起一杯紅茶輕抿了一口,姿態盡顯優雅的回答道,“其實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一點。”

“總裁的直率令人震驚,其實父親的意思很明顯,美國在一定程度上也處在困難的局麵,隻有我們兩個國家堅定的站在一起,難關才可以度過。”

“哦,英國和美國是國際社會上極為特殊的關係,在很多事情上確實應該團結。”帕梅拉蒙巴頓笑著點頭補充道,“不過具體要看什麼事。”

這個世界上還有愛國這回事,帕梅拉蒙巴頓很清楚自己的丈夫,是不會單方麵犧牲國家利益無條件配合美國的。

而且工黨政府也不會允許,這倒不是說工黨政府就多麼愛國,而是已經習慣了,美國沒有在戰後把英法兩國徹底放倒,一晃二十多年過去,英國政府發現好像也就這麼回事,已經習慣了當前的處境,再壞也不會壞到哪去。

哈羅德威爾遜本人還尤其這麼認為,屬於工黨政府內部極為親蘇的代表,不然怎麼有傳言現任首相通俄呢。

“基辛格希望英國能夠呼籲,阿拉伯方麵停火。”威克不斷把基辛格訪問的對話傳達到內閣秘書長辦公室,“外交大臣表示會做出適當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