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係統(1 / 2)

內事不決法蘭西,卡拉漢沒有一句指責是虛構的,法國在領導歐洲這方麵確實比英國上心的多的多。

攻擊美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關於美元是美國剝削世界工具的言論,就是起源於第五共和國之父戴高樂。

誰還看不出來美國不喜歡布雷頓森林體係,不就是捆綁黃金導致美國的發鈔受到限製麼?

英國也不反對美國和歐洲一個吃肉一個喝湯的分配,但問題是到底吃多少肉喝多少湯,你別拿日元那種全看美國給多大好處的貨幣過來糊弄。

如果在回到二戰之前,美元區、英鎊區、法郎區的狀態,美國也不願意,那美國不是白參戰了,美國參戰是這樣,不參戰還是這樣,那參戰有什麼意義?真為了正義的事業和崇高的道德立場?

因此,發達國家能夠用浮動彙率政策更好的換取內外經濟的平衡,在自動調節國際收支的過程中,同時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發展中國家則必須以犧牲內部平衡來保持外部平衡,國際收支失衡難以調節,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也大打折扣。

其他發達國家要成為美國的盟友,而如果歐洲覺得這個體係可以得到更多而不被滿足的話,那麼美國就非常頭疼了。

基辛格肯定不願意答應英國的條件,但相比較而言,好像法國的條件更加過分,真屬於直接挖總統山了。

“法國的份額應該適當縮小,哪怕就是日元連百分之一都沒有,當前也是不夠分的。”基辛格沉吟一下,表示英國如果站在美國一邊,英國的份額那都不是問題。

“國務卿先生,美國能說服法國麼?”卡拉漢聽到之後,反問基辛格,見到後者搖頭便道,“非常巧,英國也不能。”

在另外一個場合,艾倫威爾遜正在代表英國對希拉克示好,對法國提出廢掉美國的一票否決權表示欽佩,但也直白的表明英國認為這是非常艱難的,“整個歐共體占據世界百分之二十八的經濟比例,美國也是百分之二十八。可美國是一個國家,而歐共體至少暫時不是。日本還有百分之八的份額呢,日本是美國駐軍獨占的國家,說實話,美國真想要日本做什麼,日本是沒有反抗的餘地的。”

艾倫威爾遜沒有算馬來亞,不過就算是算上,馬來亞的經濟總量也隻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因為馬來亞的人口還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這和英國和美國的比例差不多,就算是人均一致,美國多出來這麼多人口,那可不是白多出來的。

經過了戰後三十年的努力,法國的人口終於在去年超越了英國,仍然是五千萬級別的總人口,這都算上阿爾及利亞的法國國民。

如果阿爾及利亞的本地人能活下來的多一些,沒準法國的人口還能增加的更快,可懂的都懂。

就算是英法德加一起,人口也不如美國,再加上意大利也就相當,美國以一國之力和整個歐共體國家的經濟總量相當,就知道法國廢除美國一票否決權的想法,是多麼的不切實際。

當前歐洲能讓IMF不被用來對付歐洲國家已經算是一個勝利,想要反過來用IMF抵製美國,那純粹是美好的夢想。

“爵士,你不會是因為美國和英國的特殊關係,所以對美國進行偏袒吧?”希拉克不管艾倫威爾遜怎麼回答,都準備回去繼續散布英國對歐洲不忠誠的言論。

“絕對沒有,我個人雖然對美國具有格外的偏愛,但還不至於犧牲英國的利益來滿足這種偏愛。”艾倫威爾遜做出莊重的承諾,絕對沒有這回事,純粹是法國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力量,橋看了美國的力量。

就把整個阿爾及利亞都算上,都看做是法國的一部分,看看阿爾及利亞的條件,大多數麵積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在看看美國國土的條件,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這種比較就是歐洲和美國在總量上差不多,但美國能百分之百的發揮出來,歐洲這邊扯皮都要一段時間。

“爵士覺得,這就夠了?難道我們隻能看著美國領導我們。”希拉克不由得冷嘲熱諷,“看著美國這個戰前的跟班,現在對歐洲指手畫腳。英國人接受起來的很快嘛?”

“希拉克總理,人總要現實一點的。當然我們可以在這裏談完之後,回到歐洲進行一些補救措施。”艾倫威爾遜以建議的口吻道,“在歐共體國家內部建立清算機製,這樣可以增加歐洲的金融實力。”

艾倫威爾遜的建議其實就是SWIFT清算係統,沒錯,就是那個聲稱一旦使用老毛子就要下跪的金融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