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設計選舉製度,隻有總人口十分之一的白人都不可能取得勝利,至於頂層設計就更加扯淡了,頂層設計一定意義上還不如底層設計靠譜。
布熱津斯基認為當前的情況隻要是選舉那就是無解的,怎麼設計都沒用,艾倫威爾遜也深以為然,“其實如果想要避免戰爭,進行分治也不是不可以,當前處在一個自治領當中的結果,我們都已經看見了。為了避免戰爭持續,可能不得不進行所有人都不希望看見的家結果。”
“是嘛?”布熱津斯基玩味的看著英國人,他之前就覺得英國會采取分治的辦法,雖然眼前的內閣秘書長一直在否認。
到了現在,英國人還是露出了狐狸尾巴,之前的種種表態隻不過是逢場作戲,“秘書長,其實你們早就已經有了傾向性不是麼?”
“終究是白人移民,我們也希望給南非立一個榜樣。布熱津斯基先生,我們都明白,南非的情況遠比羅德西亞還要嚴重,現在所做的一切預演,都是為了南非以後的和平。”艾倫威爾遜顧左右而言他,其實也並非完全推卸責任。
南非的情況確實遠遠比羅德西亞嚴重,而且更加的引人注意,連古巴軍事顧問都已經出現在了安哥拉戰場,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麼?
南非當然重要,蘇聯的非洲戰略就是對著南非去的,在澳大利亞的潛力還為發揮出來的年代,南非代表著礦產國的門麵。
在蘇聯的描述當中有著世界礦山的美譽,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戰略,就是在中東能源、和非洲礦山兩個方向取得進展,最終迫使自由世界投子認輸。
戰略是一個好戰略,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不過蘇聯最終是沒有把自己的目標國,沙特和南非拿下,但也極大的震動了自由世界。
至於人們印象中的五大礦產國,其實說的就是南非和澳大利亞,因為另外三個本質上不是靠礦產吃飯的,另外三個就是中美蘇三國。
也就是五大礦產國當中,每個陣營有兩個是非常穩固的,可以爭奪的礦產國就隻剩下了南非,南非還是白人政權,蘇聯認為可以在整個非洲的支持下,對這個偏向自由世界的種族隔離政權進行爭奪。
南非的重要性,布熱津斯基也一清二楚,也知道這是蘇聯非洲戰略的核心,“秘書長說的也是很有道理,一旦南非麵臨威脅後果太嚴重了。”
“蘇聯的威脅巨大,我們必須給南非一條活路,道德上的負擔也不能管了。”布熱津斯基沉吟一下,表明南非還是要支持的。
“說的對。”艾倫威爾遜其實覺得這一句話非常扯淡,應承完全是因為布熱津斯基代表了卡特政府。
因為蘇聯的威脅巨大,所以要扶持南非?這有必然聯係麼?簡直就和果粉稱讚常公的邏輯一樣,因為對手是不世出的強大存在。所以常公的才能肯定是有的。
就硬往上蹭,實際上常公戰敗的速度讓南越都望之興歎。
敷衍了布熱津斯基,艾倫威爾遜直接把分治方案提出來,並且表示在南羅德西亞白人堅決不和黑人生活在一個土地上的前提下,分治已經不可避免,在首相麵前艾倫威爾遜很坦誠。
“爵士,從印巴分治的結果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打了好幾次戰爭。”卡拉漢直接反問道,“您能告訴我其中好處麼?如果不能的話,可能我不會同意這個決定。”
“分治的好處太多了,有助於我們在未來介入局勢,而且還不給其他國家添麻煩。”艾倫威爾遜笑著回答道,“除了他們自己之外對所有人都好。”
“戰爭引起了數百萬人的傷亡。”卡拉漢皺著眉頭道,“然後你告訴我他們沒有為別人添麻煩。”
“自己打自己總比打其他國家好。”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解釋道,“有巴基斯坦印度都不順從,沒有巴基斯坦印度不得連馬來亞都要染指?”
英屬印度還做過海峽殖民地的管理機構,印度人要真的往自古以來上麵扯,都可以對新加坡宣稱主權。
不過說到這個問題,印巴戰爭已經結束五年多,按照之前的聲明,英國應該在今年撤離孟加拉國,確保孟加拉國成為一個中立的,但可以略微偏向一下自由世界的國家。
至於原本孟加拉國在冷戰當中的角色?其實也是親蘇國家。
印度在占領東巴基斯坦之後,還是狠狠地扶持了一批人,這就導致在蘇聯解體之前,孟加拉國大體上還是和印度采取共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