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1 / 2)

已知英國為了英鎊的流通度,必須要采取強貨幣政策,這樣有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可強貨幣政策還是阻礙英國工業發展的絆腳石。

尤其是煤炭工人鋼鐵工人,這兩個利潤微薄的產業,在英鎊的強貨幣政策下,早已經成為了負擔。

這就非常的難辦,不斷印錢和通貨膨脹賽跑,會給英鎊帶來壓力,但是工會可不管這個,還是要加薪加薪。可能在他們看來,英鎊地位是可以無限透支的,要說二戰之前還真可以,可現在英鎊都把第一結算貨幣的地位丟了二十年了。

雖然布雷頓森林體係早已經確立了美元的地位,但英鎊因為戰前的地位,直到二戰之後的五十年代末,才正式被美元拉開差距。

此時要求加薪的工會,在艾倫威爾遜眼中,已經成了不體諒朝廷難處的刁民,有的時候想想,撒切爾夫人的主張也不能說全部都是錯誤。

艾倫威爾遜返回倫敦之前,首相卡拉漢才剛剛和工會領導人見過一次麵,財政部常務次長弗蘭克把這件事告知了艾倫威爾遜,“其實阿姆斯特朗更加適合告訴你這件事,不過麼,你們內閣辦公廳的關係比較複雜,不如財政部這麼明了。”

“你的意思是阿姆斯特朗希望配合首相,能夠代替我的位置?”艾倫威爾遜笑著反問道,“不會吧,我們的關係還算不錯。”

“當初愛德華爵士和諾曼爵士的關係也很好。”弗蘭克微微一笑,“我不是說他有野心,隻是在工會要求漲薪的事情上過於活躍。”

“那群好吃懶做的工人,一點也不體諒國家的難處,在這麼鬧下去,他們的好日子就結束了。”艾倫威爾遜冷著臉,猛烈抨擊著工人的好吃懶做,以及絲毫不加掩飾的貪婪。

怎麼就一點不知足呢?也不看看從事的行業能產生多大的利潤。

可事情就是這樣,艾倫威爾遜知道接近百分之十的通脹率,和他記憶中英國迫近百分之三十的通脹相比不值一提,可他知道,剩下的英國人都不知道,隻會把前所未有的通脹歸結於政府身上,而不會有哪怕一點的感恩之心。

“公民們不會和歐洲國家比,但會和美國公民相比,美國的通脹不到百分之八。”弗蘭克無奈的聳聳肩,他不是在和無上權威唱反調,事實如此。

“美國的通脹也就比英國低百分之一,這也要比?”艾倫威爾遜氣不打一處來,“美國還有九百多萬的本土,怎麼不在這上麵比比?不管怎麼說,在這件事上白廳還是要明確問題所在,加薪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問題。工會的要求太過分了,他們不要認為政府會無休止的退讓。”

工黨的戰後長期執政,是艾德禮和哈羅德威爾遜的個人能力,並非是工黨真的比保守黨強大,像是艾德禮頭兩個任期那樣的大勝,在最近幾次選舉已經不見了,工黨的執政地位遠不像當初這麼穩固。

“這事還要看首相怎麼看。”弗蘭克無奈的道,“要不和首相談談吧,希望首相能夠明白過來。”

“涉及到支持率的事情,就算心裏明白,可能也不敢怎麼樣。”艾倫威爾遜心說哪有這麼簡單,工會可是工黨的主要支持者。

選舉製度國家隻要和選票搭邊,一切都沒什麼好說的了。但漲工資能挽救工黨的支持率繼續執政麼?

事實上卡拉漢總是對工會妥協,根本原因就是想要贏得連任,可工黨也不可能憑空把錢變出來。近年來凱恩斯主義已經越發受到質疑,歐美國家的通脹都居高不下,工黨的讓利空間已經不大了。

一旦對通脹的容忍超過臨界點,工會的支持也救不了工黨。

出於白廳的責任,艾倫威爾遜還是上門和首相談了這麼一談,卡拉漢聽完了之後道,“爵士,這件事沒這麼簡單。問題也不僅僅在煤炭工人和鋼鐵工人,工人是一個集體,路虎公司的工人和彗星客機的工人,也同樣是工人。雖然爵士的話很有道理,可萬一帕梅拉女士的產業出現罷工了呢?”

“我是不會讓步的,我是說帕梅拉不會讓步。”艾倫威爾遜臉色難看,這個可能是存在的,但他好不容留下一部分的高端產業在英國本土,難道這特麼還成錯誤了?

好,這個問題暫且不談,他這一次去華盛頓,表明了英美法三國應該就阿富汗政變做出回應,在阿拉伯海舉行軍演作為對巴基斯坦的支持。來顯示自由世界無可比擬的強大力量,為巴基斯坦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