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2 / 2)

“馬克,你會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人,往後首相舉例通過努力奮鬥得到收獲的人,拿你舉例就行了。”艾倫威爾遜笑著對首相兒子誇獎道。

等到對方離開,艾倫威爾遜拿著阿爾伯特升職的任命書,陷入到了思考當中,記憶當中不到三年馬島戰爭就會打起來,目前好大兒的升職速度太令人感到憂心了,兩相對比之下,文化沙皇的兒子上一次見麵都是少將了。

雖然那也是親兒子,可對比自己能時常照看的這個,對比也太過於明顯,冥思苦想的艾倫威爾遜拿起來話筒讓馬金斯來一趟。

難道這個升職速度就不能在提升一下麼?不光首相有兒子,秘書長也是有兒子的。

如何合情合理的把升職速度提上去,不留任何把柄,理所當然的辦法是蹭熱點,簡單來說就是哪裏有戰爭。當前還是有幾場戰爭可以試一試。

馬金斯在回答當前世界局勢的問話時候,就提及了尼加拉瓜的武裝衝突,艾倫威爾遜搖頭道,“那是美國和蘇聯的戰場,英國在拉美並沒有一個合適的根據地,別說福克蘭群島,那不算。”

那怎麼就不算了?明明是英國在拉美的領地,馬金斯大惑不解,然後提及了安哥拉戰爭,同樣被艾倫威爾遜否決。那不也是和蘇聯對抗。同理上個月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相互炮擊,也必然被否決。

“我們要彰顯英國的影響力,但不能和蘇聯真的對抗,或者說挑選一個風險可控的地方。”艾倫威爾遜撇嘴道,“馬金斯,你對蘇聯怎麼看。”

“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馬金斯想都不想的回答道,這也是一般人對蘇聯的印象。

一般來說國家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點,剩下的都是風花雪月。

艾倫威爾遜也最重視這兩點,“我們自稱是世界大國,但不具備和蘇聯單獨對抗的能力。這一點雖然同事們嘴上不說,心裏麵都很清楚。”

聽到了風險可控,馬金斯靈光一閃,“我們都強大的前沿基地,條件不錯的地方,當前越南和泰國劍拔弩張。”

“對,就是這,這是一個好地方。”艾倫威爾遜眼睛一亮,怎麼把這一場並不算鮮為人知的戰爭給忘了。

他對這一場戰爭了解不多,那是因為在某大國的視角當中泰國和越南的對抗並不重要,但不代表這一場戰爭真的不重要。

幾十年的戰爭讓美國人將自己所有的先進武器裝備都運輸到越南,然而在撤退的時候美國已經麵臨著經濟、軍事上的種種壓力。

迫於無奈,美國人隻能將這些大型的武器裝備留在越南,彼時先進的飛機、坦克、火炮等應有盡有。美國留在越南的武器裝備足夠武裝一支一百萬人的軍隊,越南統一之後就接手了這批先進的武器。

這一場軍事衝突持續近十年,作用大概類似於兩山輪戰,也就是說越南在整個八十年代是同時被兩個國家在兩條戰線消耗。

最終泰國也憑借本土作戰的地利和國際社會的支持,取得了這一場消耗戰的勝利。

艾倫威爾遜決定讓這一場並不太著名的消耗戰知名度更大一些,抬高這一場消耗戰的價值,最主要是因為英國還有馬來亞在手呢。

馬來亞裏麵還有在越南戰爭美軍表演西貢鐵拳之後的上百萬南越難民,現在時間才不過過去幾年而已。

在接收難民這件事上,雖然是艾倫威爾遜有意放任,衝散馬來人的比例,但因為美國在越南丟人現眼,華盛頓必須領下英國的這個人情。

越南戰爭的失敗對美國的信心打擊很大,不但丟了越南,連柬埔寨和老撾都丟了,現在泰國麵對越南的軍事壓力,美國不但沒有做出反應,還把越南戰爭時期的軍事基地裁撤了,動作上是讓泰國自生自滅。

不過艾倫威爾遜知道,裏根上來美國就會打雞血了,對泰國的扶持也會重新到來,但不可否認現在的泰國確實是孤立無援。

“首相有時間麼?”艾倫威爾遜拿起來電話打向唐寧街十號,詢問撒切爾夫人有沒有時間,他想要和首相單獨談談。

------題外話------

求一下月票,能到三千就心滿意足。